首页> 中文学位 >李辛白与《新生活》周刊研究
【6h】

李辛白与《新生活》周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近代白话报刊是伴随着中国近代历史具体主题的变化而变化的,据此,中国近代白话周刊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阶段:从开创到维新变法时期,是兴起和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初,是快速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五四时期,这时期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主流文体,大量的白话报刊不断涌现,配合宣传新文化。李辛白主编的《新生活》周刊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919年李辛白在北京大学创办了《新生活》周刊,这时期中国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所以它的诞生是要提醒人们积极去思考“何以谋个人的生活?社会的生活?国家的生活?”。此杂志一般一周一期,设有讲演、随感录、小说、白话诗、科学常识、谚语等栏目,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新生活。在这些栏目中,最有特色的是讲演栏和随感录栏,前者文章篇幅较大,有利于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后者则用简短的文字发表对时事的看法,用字虽少,但思想深度高。该报刊的最大特点是面向平民,所以文字都通俗简短易懂,力求从实际出发,运用人民耳熟能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编辑成富有生机的版面,加上价格便宜,因此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发行面很广。
   《新生活》周刊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周刊创办初期其发行范围主要是以北大为中心的北京各大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周刊开始向南方各省发行,如四川、广东、湖北等地。杂志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原因有三:“五四”新文化名人的推动、周刊从形式上力求通俗化、周刊价格便宜。即使杂志有这么广泛的传播范围,它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导致其寿命短,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周刊价格廉价,价格便宜有助于广销路,但是价格廉价加上有的地方经常欠报费,成本很难回收,根本无法维持基本运作。另一不足之处在于周刊的内容,周刊致力于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在形式上也力求通俗,把周刊面向平民,但是其内容还是无法真正触动贫苦大众,真正接受的还是知识分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