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济增长与国防支出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证
【6h】

经济增长与国防支出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第二章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性研究

2.1 国防支出概念的界定、度量与分类

2.1.1 国防支出的基本定义

2.1.2 国防支出的度量与分类

2.2 国防支出规模的上限与下限

2.3 经济实力对国防支出的决定作用与影响

2.4 国防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4.1 国防支出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

2.4.2 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章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

3.1 单位根检验

3.2 Enders—Skilos门限协整模型

3.3 门限误差修正模型

3.4 实证结果分析

3.4.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4.2 ADF单位根检验

3.4.3 Enders-Siklos门限协整检验

3.4.4 门限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第四章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国防对策研究

4.1 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4.2 调整和优化国防支出结构

4.2.1 进一步优化各兵种之间的分配结构

4.2.2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4.3 加强军民两用的建设

4.4 建立国防费用与国民收入联动机制

4.5 加强国防费用预算与审计制度建设

4.5.1 强化预算与审计机制

4.5.2 确保军费使用得边际效用最大化

4.5.3 确保国防主体的利益均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国防建设一直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同时国际安全形势日渐复杂,为保障经济建设的良好势头以及营造出经济运行环境的良好氛围,使得我国对国家的国防建设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当下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因此,我国仍应该以经济建设为根本任务。在此前提条件下,如何加快国防建设,怎样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研究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可能性关系,这一研究不仅仅具有理论意义,更能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在本论文的讨论中,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在定性研究部分,明确了国防建设的概念范畴,并通过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数据确定了一国国防支出与国民经济总值比例应处于一定的范围以内,才有利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此外还分析了国民经济与国防支出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了国防支出的形成路径以及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加以验证,避免了纯理论的空洞与乏力,定量部分则以协整分析为出发点,结合门限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国防支出对经济建设存在一定的门限值,在门限值以下,国防建设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但超过门限值后国防支出的增加会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出现小幅度的下降;此外,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了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并不是非常显著的结论,这为我国实际国情给出了量化指标,并为今后国防建设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与理论参考,首先要明确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积极推进国防建设,注重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次要在国防支出结构上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当今世界信息化、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此外还要建立国防支出与国民收入联动机制,确保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加大国防投入,并在国防支出的微观层面要细化预算与审计机制,确保每一笔国防支出的高效使用。尽管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一些研究结论,并针对这些结论做出了政策建议,但由于时间仓促以及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仍有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一是实证分析研究的有关数据跨度不足,仅仅50多个样本点,这就使得滞后分析得不到充分的验证;二是本论文只研究了中国一个国家,使得横向对比不足,在日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入五大常人理事国或者金砖四国等,便于横向对比分析;三是本文研究的实证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实际国情仍有待进一步的分析与确认。总之,本文在研究分析经济建设与国防支出如何协调发展的同时,尝试运用门限协整模型为我国日后的国防建设提供适当的政策建议与理论支持,并为今后经济建设与国防支出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