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专家辅助人质证程序研究
【6h】

我国专家辅助人质证程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专家辅助人对鉴定意见质证的必要性分析

(一)鉴定意见及其质证理论

(二)我国鉴定意见质证情况

(三)专家辅助人对鉴定意见质证的意义

二、我国专家辅助人质证的立法规定及实际运作分析

(一)我国的立法规定

(二)我国专家辅助人参与质证的实际运作分析

三、我国专家辅助人在鉴定意见质证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家辅助人在质证中的地位

(二)专家辅助人资格及立场的偏向性

(三)庭审中的质证规则不完善

(四)专业性意见的采信标准

(五)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法律效力

四、两大法系专家辅助人质证程序及改革

(一)英美法系“专家证言”质证程序及改革

(二)大陆法系“鉴定意见”质证程序及改革

五、完善我国专家辅助人对鉴定意见质证程序的措施

(一)确立专家辅助人在质证中的地位

(二)构建专家辅助人的庭审质证模式

(三)明确专家辅助人质证中的意见效力

(四)明确专家辅助人质证的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鉴定意见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的一种证据形式,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对某一种事实的判断,以其内容的专门性和结论形成的科学性对案件事实起证明作用。
   鉴定意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本质是一种判断性意见。因而必须进行质证才能确定其证明力。当前鉴定意见质证程序存在着规则不完善、形式化等问题。质证过程缺乏实质性。
   专家辅助人参与鉴定意见的质证,可以补强当事人质证的能力。同时使法官更易于认定证据,弥补制度缺陷。这也是解决质证困境的有效方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专家参与庭审是很必要的,确立专家辅助人质证程序也是司法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专家辅助人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辨明鉴定意见,促进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在立法和实际运作中都存在很多缺陷。立法规定过于简单化,对于其性质地位、诉讼职责、意见效力都没有界定。在司法实际中,专家辅助人多参与到医疗、环境污染、知识产权等专业性较强的纠纷之中。可见,专家辅助人的引入是诉讼实践的需求,可以应用于具体的审判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
   专家辅助人在立法和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其在质证中的地位不明确、专家资格如何认定、专家辅助人立场的偏向性、质证规则不完善、专业意见的采信标准以及专家辅助人的意见效力不明等等。
   两大法系国家都有对“专家辅助人”参与质证程序的规定。包括大陆法系的“鉴定意见”制度和英美法系的“专家证言”制度。两大法系各具特色,各有利弊。大陆法系强调法官职权和诉讼效率,易导致法官专断,影响质证效果。英美法系强调程序正当,对抗性较强,容易陷入科学大战。两大法系国家都处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中,互相吸收和借鉴,呈现出了更多的共性。
   我国质证制度改革要保留原有的职权主义背景,要吸收“专家证人”制度的精华,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我国专家辅助人质证程序。通过研究当前的质证实践,借助专家辅助人的参与作为健全质证程序的重要因素,提出专家辅助人参与质证程序的初步设想。主要是以下四方面,首先是确立专家辅助人质证中的地位。其次是构建专家辅助人的庭审质证模式。再次是明确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效力。最后是要明确专家辅助人在法律上的质证责任。不断完善鉴定意见的质证程序,推动专家辅助人在实际运作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