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就业拒绝信函研究中的礼貌策略
【6h】

中美就业拒绝信函研究中的礼貌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Origin of the Study

1.2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The Approach to the Stud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oliteness and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2.2 An Overview of Major Politeness Theories

2.3 General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Politeness Theory

2.4 Cultural Values Relating to the Perception of Polite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5 Current Research on Refusals

Chapter Three The Introduction of Business Letters

3.1 Introduction

3.2 Language Used in Business Letters

3.3 Business Letter Structure

3.3.1 Salutations

3.3.2 The Body of the Letter

3.3.3 Closing Greetings

3.3.4 Complimentary Close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Rejection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Letters

4.1 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Rejection Letter

4.1.1 Minimizing the Impact of Rejection

4.1.2 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an American Rejection Letter

4.1.3 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a Chinese Rejection Letter

4.2 Research and Analysis

4.2.1 Expectations and Hypotheses

4.2.2 Methods of Analysis

4.3 Results

4.3.1 Salutations

4.3.2 The Letter Opening-The Preparatory Phase for the Rejection

4.3.3 The Four Most Prevalent American Patterns

4.3.4 Explanation of Chinese rejec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Publications

展开▼

摘要

礼貌是近年来一种业已引起众多人关注的现象。这是一种人们在用母语交际时会感觉自然,而且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才会开始思考其特殊性的现象.每一种文化对什么是礼貌都有不同的理解,并且每一种语言都有表达礼貌的多种方法。礼貌的重要性随着对听者的潜在冒犯程度的加深而增强。拒绝按其本质而言是最具冒犯性的语言行为之一,而且如果表达不当很可能会对听者的自身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不同的礼貌策略被用来减少其负面影响。即使对所使用的语言和该语境文化中与礼貌相关的种种习俗有透彻的理解,交流双方也不易表达拒绝。此外,在不引发冒犯和误解的前提下拒绝来自陌生文化中的言语对象更是一种挑战。
  来自同种文化背景的会话者会分享相似的假设和会话背景。然而,来自不同文化的对话者因为文化不同将引起对礼貌的不同认知和对相同言语行为的不同理解。美国文化一般被称高效利用积极礼貌的文化,而中国文化通常指代在人际交往中偏重间接和礼貌的消极面子文化。此外,与美国社会相比,在中国社会中,拒绝似乎更被人们认为不太易于接受。各种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当听者处于平等或从属地位时,对于施加在听者之上的言语行为如请求和拒绝是相当普遍的;而当听者处于较高社会地位或者交流者间存在社会距离时,人们则必须利用间接认知。
  在众多言语行为中,受到高度关注的是道歉和越来越多的拒绝。拒绝被视为“数量相对较少的可以被视为对言语相对方行为的回应,而不是由说话人引发的言语行为”。考虑到说话人需要关注如何以一种不会冒犯听者的方式来表达拒绝,说话人的回应时间是有限的,这在阻碍了广泛的语言规划同时也让决绝的产生变得困难。本文的相关研究为了分析尽可能同质的语料库只限于有关就业拒绝函的研究。
  本论文中研究对象的选择基于以下假设:就业函中的拒绝信通常为“正式信函”,因此与收信人有关的社会因素不会明显影响到信函中礼貌的运用。本论文探讨了就业拒绝信函中关于中美文化对礼貌的看法的不同认知模式,并提供了经验证据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当中,处于可比较的社会约束下开展的言语行为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礼貌策略。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文章的引言部分,就本论文所探讨的主题及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作了简单概述。第二章回顾国内外关于礼貌原则及其策略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第三章概述了中国和美国商业信函的风格,借此强调了其中语言和结构上的文化差异。第四章主要分析中美商务信函中拒绝的表达。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指出本文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