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的改革研究
【6h】

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的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及方法

(一)内容和结构

(二)方法

第二章 参与式预算的理论概述

一、参与式预算的内涵

二、参与式预算相关要素分析

(一)参与式预算的主体

(二)参与式预算的目标和原则

(三)参与式预算的权利分配

(四)参与式预算的制度设计

三、国内参与式预算的实践模式

第三章 淮南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淮南市财政现状

二、淮南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现状

(一)淮南市本级财政预算主要职能

(二)淮南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现状

三、淮南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政收入减少

(二)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水平不高,财政存量资金未充分发挥效益

(三)预算调整滞后,收支矛盾突出

(四)预算编制方式不合理

第四章 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的实证考察

一、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发展历程

二、“四位一体’’的参与主体设计

三、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设计原则

(一)坚持广泛参与原则

(二)坚持有组织领导的原则

(三)坚持“积极稳妥、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不断完善’’的原则

四、预算改革的民主决策机制

(一)坚持科学的预算编制方式和合理的参与原则

(二)不断完善的参与预算的制度保障

(三)建立了一个公民参与预算的平台

五、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的实施过程

(一)参与式预算实施第一阶段

(二)参与式预算实施第二阶段

(三)参与式预算实施第三阶段

(四)参与式预算实施第四阶段

(五)参与式预算实施第五阶段

六、预算项目的绩效评价

第五章 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改革的成效及问题

一、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改革的成效

(一)预算编制由“闭环”向“开放”转变

(二)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拉近了公众和政府的关系

(三)预算过程公开,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四)项目申报趋于周密,完善预算管理水平,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参与式预算制度化、常态化

(六)群众在政府预算中的地位发生改变,增强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二、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改革的问题

(一)参与式预算项目所占比重偏低,预算金额少

(二)政府部门信息化项目所占比重偏大,项目申报缺乏合理机制

(三)预算项目的实施、监督和验收不够透明,出现未达标项目

(四)会议评审时间短,会议评审的代表具有相对广泛性,但代表结构缺乏深度

(五)参与式预算人员缺乏预算知识

第六章 完善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的对策

一、构建多元的参与式预算体系

(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二)参与式预算项目的多元化

(三)参与方式的多元化

二、提高公民的素质

(一)培养公民参与预算改革的意识

(二)从制度上引导公民介入参与式预算

(三)扩大公民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四)对公民进行预算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三、完善具体制度设计

(一)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分离

(二)加快建设参与式预算项目库

(三)完善参与式预算工作制度

(四)建立参与式预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四、加强参与式预算的可持续性

(一)推动参与式预算立法工作

(二)建立参与式预算监督—审计—问责—追责机制

(三)延长人大代表参与预算审议的时间

(四)增加预算资金安排

五、深化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改革

(一)增加财政运行的透明性

(二)参与式预算与部门预算流程相衔接

(三)明确所有参与者的行为责任和职责分工

(四)引入奖罚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1]2015年1月1日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新《预算法》),在第14条中,首次对“预算公开”作了全面规定,提出了预算主体、预算公开范围、时限等具体要求。预算法制定者将预算公开写入法律,形成约束,有利于广大民众了解预算编制,参与预算执行和监督,提升政府的财政管理水平,预防腐败。
  新《预算法》强调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透明度,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公开的预算制度。参与式预算是一种创新的预算理念和模式,让公众直接参与财政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中,确定资源分配和资金支出,并对项目执行进行监督。巴西首先进行参与式预算,之后一些国家也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这种预算模式增加了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扩宽了公民对财政支出建言献策的渠道,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突破了以往预算编制的“闭环现象”。参与式预算符合新预算法的要求,必将随着预算制度的改革,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借鉴国际和国内参与式预算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预算支出的管理水平,打造阳光财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支出改革要求,淮南市从2012年开展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改革。参与式预算实行了3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创新了网络评审。但也出现了预算不达标等问题。淮南市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积极推进民主广泛参与,深化参与式预算改革。本文的结构章节如下:
  第一章,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结合新《预算法》施行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提出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改革。
  第二章,对参与式预算的理论进行概述。介绍参与式预算的内涵,对参与式预算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参与式预算的主体、目标和原则、权利分配、制度设计四个要素,阐述我国参与式预算的主要两种实践模式。
  第三章,阐述淮南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现状,分析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结合淮南市财政现状和市本级财政近10年的财政收支状况,分析财政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即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确定财政资金使用顺序的问题。提出实施参与式预算改革,打造“阳光财政”的必要性。
  第四章,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的实证考察。通过对淮南近3年的参与式预算的跟进,介绍参与式预算发展的历程、预算设计原则、预算改革的民主决策机制,分析参与式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然后对具体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第五章,分析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的成效和问题。从政府、群众等角度对参与式预算改革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改革的成效和不足。
  第六章,完善淮南市本级财政参与式预算的对策。提出改善参与式预算的对策和建议,完善参与式预算改革工作。力求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参与式预算改革之路,以此促进预算改革,推进政府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