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引古文字形体辨误
【6h】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引古文字形体辨误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凡例

前言

正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汉语大字典》第一版(简称《大字典》)是由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主编的一部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本着“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原则,《大字典》在汉字字形方面于每个楷书字下引用了能反映汉字形体演变关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和隶书等古文字形体,不仅在展示汉字发展演变历程方面,而且对读者了解字源,考察相关文字的源流变化轨迹、透视汉字造字理据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大字典》每个楷书下所引的古文字形体较多、涉及到古文字材料繁多,以及受到编纂时代的限制,加之古文字研究新成果的不断出现,所以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字典》出版以来,研究者就围绕其中所引古文字形体进行分析研究、考订,为该工具书的使用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了更好地发挥它大型语文工具书的作用,编纂者于2011年第二版《大字典》出齐九卷,并对《大字典》楷书下所引的古文字字形作了一些订补,对其中部分误释、误放的字形的收录上进行重释、重置;但第二版《大字典》楷书下所引的古文字形体在释读仍值得商榷,学者对此也不同程度地有所关注。
  目前而言,学界尚无对第二版《大字典》所引古文字形体进行专门性的校订、补释工作。有鉴于此,本文以第二版《大字典》所引古文字形体为研究对象,在利用新发现材料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古文字学界研究成果,着眼于字形本身,系统梳理第二版《大字典》所引古文字字形,对其中误置、误释的字形进行辨析、考证。一方面,引用学者观点从形、音、义等方面对第二版《大字典》误置、误释自形进行解说,并指出其应置于某字下;一方面,考虑古文字形体的字用情况,《大字典》第二版下已有解释则不再录入,如若未解释,本文当进行说解,并阐明其间的关系,以期对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