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技型小微企业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6h】

科技型小微企业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科技型小微企业研究

2.1.1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概念

2.1.2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

2.2 开放式创新研究

2.2.1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

2.2.2 开放式创新的特点

2.2.3 开放式创新的模式

2.3 吸收能力研究

2.3.1 吸收能力的概念

2.3.2 吸收能力的分类

2.3.3 实际吸收能力

2.4 创新绩效研究

2.4.1 创新绩效的内涵

2.4.2 创新绩效的指标体系

3 模型与假设

3.1 理论模型构建

3.2 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3.2.1 企业与用户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关系

3.2.2 企业与竞争对手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关系

3.2.3 企业与大学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关系

3.2.4 企业与政府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关系

3.2.5 企业与技术中介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关系

3.3 实际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4 研究设计样本收集

4.1 问卷的设计

4.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4.1.2 问卷的设计过程

4.2 变量的测量与指标选择

4.2.1 解释变量—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各个维度

4.2.2 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

4.2.3 中介变量—实际吸收能力

4.2.4 控制变量

4.3 样本数据收集

4.3.1 被调查者的确定

4.3.2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5 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开放式创新效度分析

5.2.3 实际吸收能力效度检验

5.2.4 创新绩效效度检验

5.3 回归分析

5.3.1 相关分析

5.3.2 回归分析

5.3.3 结果汇总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结论

6.2 几点建议

6.3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不断向前迈进,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信息资讯全方位传播,企业发展的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企业内部研发与外部环境之间逐渐变得透明化,以往固有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封闭式创新下,企业独自生产、独自研发,技术保密工作密不透风,相应的各种成本也高居不下。这些高投入高产出的研发模式在上世纪末,随着信息井喷式发展变得摇摇欲坠。大环境不断变动,人才流动率也顺应而动,进入新世纪后人才流动频率与速度都在加快。与人才相关的许多技术与知识所有权也处在不断流动中。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与冲击下,开放式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与企业其他发展情况相似,这种新的创新模式在大型企业先被发现并用于研究。开放式创新模式概念随后被提出来,更多的学者投入到了这个理论研究进程中。而后随着理论研究更加深入,体系更加规范,研究目光随后转入了不引入注目的小微企业。在对小微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开放式创新与创新机理研究更多得带来实践意义。
  本文正是在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对象,将技术含量不高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研究目标。重点分析了开放式创新在小微企业中的应用,其中开放式创新下的各个维度确定为与之关系最密切的五个维度,构建了理论模型,随后对这一模型的各个假设设计了量表指标,修改问卷对它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深一步挖掘机理的影响作用,加入了实际吸收能力这一中介变量,测试实际吸收能力对这一机理是否有中介作用。实证中可以看出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的关系,并且实际吸收能力在各个维度中都有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方向与假设都被证实是成立的。
  最后汇总了各个假设结果,对全文做了总结,与大学、政府、用户、竞争对手的合作都能够对创新绩效起到影响作用。这些变量中加入中介变量一样起到中介作用。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而言,积极得利用这些外部有效资源,对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