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
【6h】

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三章 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我国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四章 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尽管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增长明显,但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却日益凸显。而企业作为造成废弃物排放以及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其环境行为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愈加关注。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环境行为,由此成为了公众和市场对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进行评价的依据。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负有监控的职责,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其生存环境,投资者则希望减轻信息不对称,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无论从哪方面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都希望企业尽可能完整透明地披露环境信息。然而企业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之下,是否愿意披露与自身相关的环境信息?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切身利益?本文站在企业自身角度,从环境信息披露出发,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理论相结合,将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通过投资者视角联系起来研究,并探究在不同股权性质的上市企业中环境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信心影响的差异性。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述了全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总结了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回顾,最后明确了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部分对环境信息及披露、投资者信心及企业价值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该部分阐述了我国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并分析了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的理论依据和影响路径。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通过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变量指标的选择,实证模型的构建,选取2012-201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的企业作为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信心呈显著负相关。(2)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3)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4)非国有企业性质会削弱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信心之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