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融资约束、内部控制对企业R&D投资强度的影响——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6h】

融资约束、内部控制对企业R&D投资强度的影响——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摘要

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浪潮下,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才的竞争、资金的竞争以及软硬件设施的竞争,并且高新技术企业能不能够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高效的生产力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高新技术主要通过投入R&D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所以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强度的大小以及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共识,那就是对于企业内部对R&D资金投入的多少成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大小以及创新实力的标准,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多少在一定程度是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周期长,需要的资金大,回报效率低,这样研发资金的多少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我国提出了创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加大对企业创新的资金以及政策扶持力度,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R&D资金投入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因为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的资金投入是一笔很大的成本支出,并且成功与否是一个未知数,这样企业面临的困境就是如何实现资金的回笼,降低风险,企业谨慎的进行R&D资金投入。在所有的企业之中,高新技术产业是创新技术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主体所在,这部分企业的R&D资金短缺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研发。再者,内部控制质量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的治理水平,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R&D投资强度约束作用,从而为提高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强度提供研究视角。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R&D开展活动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融资约束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在对外部资金的利用上来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则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组织管理、产权性质以及内部控制质量高低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融资约束问题学术界的研究比较多,且形成了主流观点也说明了融资约束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强度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特点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出内部控制对于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资强度约束作用产生影响,最终丰富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提高R&D投资强度对策的理论库。基于此,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318家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两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融资约束对R&D投资强度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调节融资约束对R&D投资强度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1)融资约束指数是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指标,融资约束指数越高,那么其融资约束的程度就越大,研发投资的指标越高,那么其投资水平也就越高,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和企业R&D投资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这表明融资约束对R&D投资强度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2)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与R&D之间是呈现显著负相关,这就说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R&D投资强度的约束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交叉项与R&D投资之间没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但是民营企业在这一方面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这就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对缓解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资强度的约束作用相比较于国营企业更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