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凝视”研究
【6h】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凝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中国女性电影的发展现状

二、女性凝视的定义

三、女性凝视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电影中“女性凝视”的几种类型

一、摄影机和女性凝视

(一)女性形象的“自我化”重组

(二)男性形象的“颠覆性”重构

二、影片中的人物和女性凝视

(一)女性对男性的凝视

(二)女主人公的自我凝视

第二章 观众对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电影中“女性凝视”的接受

一、女性观众:观影心理的转变

(一)女性观众:对女性电影的认同

(二)女性观众:欲望的呈现

二、男性观众:面对菲勒斯的消亡

(一)“菲勒斯主义”的消亡

(二)女性凝视的被动接受

第三章 性别凝视新图景——“两性和谐”

一、“女性凝视”在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存在与问题

二、建构从“两性对立”到“两性和谐”的性别凝视新图景

(一)对“两性对立”二元论的僭越

(二)“两性和谐”的性别凝视新图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欲以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基础,选择世纪之交中国电影的一个分支——女性电影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凝视”分别从摄影机、影片中的人物以及观众对其的接受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绪论分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从历史维度层面介绍中国女性电影的发展现状。第二,对“女性凝视”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三,从艺术批评和视觉文化两个学科维度分别梳理国内外“女性凝视”的研究现状。从这三点整体把握“女性凝视”理论的内容及内涵。
  第一章,欲以女性摄影机、银幕内角色的凝视对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电影进行解读,揭示出中国女性电影中鲜明的女性凝视书写。首先,在女性摄影机的具体阐述中,以及女性摄影机的审美关照下,出现了两性新形象:其一是对女性形象的自我化重组;其二是对男性形象的颠覆性重构。表明这种女性镜头处理正是女电影人用以表达理想自我的方式。其次,以银幕内两性的凝视问题展开,分别从女性对男性人物的凝视以及女性的自视来说明这类凝视的意蕴。
  第二章,通过观众对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电影中“女性凝视”的接受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一方面阐释出不同性别观众的接受差异,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更具地阐释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凝视特征。女性观众对女性电影中体现的“女性凝视”产生一定的认同心理机制和支配心理。女性观众的认同心理在于对影片中的人物角色的行为以及意象的认同,而支配心理则表现在女性观众感受到的公共空间对女性的挤压以及女性在私人空间中的重新焕发。但男性观众却感受到了“菲勒斯”的消亡以及对“女性凝视”的被动接受。
  第三章,从“两性对立”到“两性和谐”,力图建构性别凝视的新图景。这部分内容除了阐述女性凝视理论解读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中国电影的性别建构思路,试图构建“两性和谐”的电影新图景。这里首先阐释运用“女性凝视”理论解读中国世纪之交女性电影的价值,以及目前中国女性电影的缺点和不足。其次,从“两性对立”到“两性和谐”的性别凝视发展的展望中,对中国电影产业日后的发展方向给出一定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