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移动游戏产业研究报告
【6h】

中国移动游戏产业研究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2 移动游戏市场现状介绍

1.1.3 移动游戏产业相关政策法规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移动游戏产业链

2.1 移动游戏产业链概述

2.2 移动游戏产业链的运营方式

2.3 产业链各环节分成收入

2.4 移动游戏产业链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3章 移动游戏产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3.1 游戏内购盈利模式

3.2 付费下载盈利模式

3.3 免费移动游戏盈利模式

3.4 包月收费盈利模式

第4章 中国移动游戏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4.1 潜在竞争者

4.2 替代品

4.3 现有竞争者竞争格局

4.4 议价能力分析

第5章 中国移动游戏厂商海外扩张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重点企业分析及投资建议

6.2.1 腾讯

6.2.2 中手游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如果说中国过去的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里面,推动社会体系完善、经济体制变革的因素是城市化进程,那么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的动力,可能来自文化创意产业。游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领域,同时也是目前创造力和增长力最为突出的一块,其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驱动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其对于文化的传承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对移动游戏产业进行研究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本文进行了相关背景介绍,包括移动游戏产业这一概念的界定、移动游戏市场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然后,本文分析了产业链的具体构成、运营方式、收入分成和发展阶段,并对移动游戏盈利模式概况及优劣势进行了介绍。本文认为中国移动游戏产业正处于向成熟阶段转变的高速发展阶段。从收入分成比例来看,虽然渠道商的分成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但相对于过去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市场正由“渠道为王”朝着“内容为王”过渡。随后,本文对移动游戏产业的竞争结构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认为:1、研发商环节面临最多的潜在竞争者,发行商其次,渠道商最少;2、发行商面临的潜在进入者主要来源于上下游企业,渠道商面临的潜在竞争者主要是互联网巨头;3、研发商、发行商、渠道商三个市场都形成了一定的垄断;4、移动游戏的替代品主要是移动网络文学与移动网络视频;5、研发商不具有对其上游的议价能力,对下游发型商的议价能力将日渐增强,发行商作为一个代理的身份相对于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会趋于降低,而渠道商相对于上游的议价能力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接着,对开辟海外市场的可行性、市场细分以及进入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而国内产品质量已经大幅提升,开辟海外市场成为可能,也是国内厂商扩张的必然趋势,中小厂商可选择移动游戏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东南亚一带作为目标,大厂商可以选择与移动游戏市场成熟美日韩等国家进行正面竞争,抢夺市场。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且对移动游戏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腾讯和中手游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均具有竞争优势,投资者可考虑将其作为投资标的。

著录项

  • 作者

    刘佳;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国际商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炜瀚;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移动游戏产业,竞争结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