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大陵穴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功能磁共振机理研究
【6h】

针刺大陵穴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功能磁共振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大陵穴概要

1.大陵穴简介

1.1出处

1.2别名

1.3穴名释义

1.4定位沿革

1.5归经与穴性

1.6局部解剖

1.7主治病症

2.大陵穴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理论探讨

3.大陵穴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临床应用

3.1对癫证的治疗

3.2对狂证的治疗

第二章精神神志疾病

1.中医与精神神志疾病

1.1癫病

1.2狂病

1.3痴呆

2.西医与精神神志疾病

2.1癫病

2.2狂病

2.3痴呆

第三章功能磁共振与针刺研究

1.医学影像学发展概要

2.磁共振成像

3.功能磁共振成像

4.应用血氧合水平依赖法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4.1发展简史

5.成像基本原理

5.1 BOLD现象

6.基于脑功能成像的方法研究针刺机理

6.1基于fMRI成像研究针刺机理的国内现状

6.2基于fMRI成像研究针刺机理的国外现状

第四章针刺实验设计

1.针刺实验设计的方法及本实验所选取的方法

2.受试对象选择及被试指导

2.1受试对象选择

2.2被试指导

3.实验设计

3.1技术路线

3.2实验过程和研究方案

第五章针灸脑功能激活区定位

1.脑功能磁共振信号的特点及一般处理步骤

1.1图像预处理

1.2脑功能激活区的提取

2.针刺数据处理与分析

2.1 SPM处理步骤

第六章实验结果

1.针刺组实验结果

2.对照组实验结果

第七章讨论分析

1.大陵穴激活脑区与精神神志疾病的关系

1.1额叶与精神神志疾病

1.2颞叶与精神神志疾病

1.3提出假设

1.4激活区分析

2.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

3.大陵穴激活脑区与其他穴位激活脑区比较印证

4.结论

5.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众多医学工作者对针灸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与之相关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也应用其中,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te Imaging,MRI),特别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无创伤、可精确定位的人脑高级功能研究手段被众多研究人员所青睐。 大陵穴属孙真人十三鬼穴之一,其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临床疗效早已被几千年来的中医实践所证明,不仅如此,根据中医理论推理,精神神志疾病病位多在于心,心包代心受邪,故心包经原穴大陵,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穴位。虽然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早已证实,但是现代医学的证据尚不十分充足,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探讨大陵穴治疗精神神志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机制。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大陵穴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 [方法]以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其中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24.2岁,首先对每名受试者进行细致的被试指导,保证志愿者可以顺利完成实验,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实验研究的穴位为手厥阴心包经的大陵穴(PC7),针刺组采用毫针针刺,对照组采用皮肤点压的方式,两组的刺激模式相同,均为“休息-刺激-休息-刺激-休息”,实验结束后进行针感询问,最终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分析,分析得出大陵穴的脑激活区再与前人研究的合谷穴和足三里穴比较,进而分析讨论大陵穴脑激活区的特异性。 [结果]针刺组受试者所获得的脑激活区主要位于额下回的Brodmann 46/47/44/9区,额中回的Brodmann 6区,颞上回的Brodmann 22区,中央后回和项下小叶的Brodmann 40区。对照组可引起额叶和中央后回皮质少量激活,其范围和程度均远小于针刺组。 [结论]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精神神志疾病机理研究的文献,发现此类疾病十分复杂,致病因素较多,但是有一点比较明确,即额叶、颞叶损伤、额叶功能低下或激活程度不够与精神神志疾患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本人得出假设性推论:“针刺大陵穴对精神神志疾病治疗作用的起效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端脑额颞叶皮质完成的”。进一步分析针刺组与对照组的脑激活区,可以发现两者主要激活区位置相似,但程度和范围不同,因对照组刺激方式为皮肤点压,与临床上“指针”的操作极为相似,故此实验结果亦可证明穴位点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应有的一些与针刺相似的临床作用。 本文共分前、后两篇,前篇主要介绍基础背景知识,划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介绍大陵穴、精神神志疾病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各自的特点;后篇主要对本实验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脑激活区的分析等进行具体论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