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氰基二苯乙烯功能化吡咯并[3,2--b]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
【6h】

氰基二苯乙烯功能化吡咯并[3,2--b]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

代理获取

摘要

有机荧光材料在荧光液晶、化学传感、刺激响应、生物探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大多数有机发光材料表现聚集荧光淬灭现象(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实际应用受限。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和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enhancement,AIEE)材料,在分子聚集时发出强烈的荧光,有着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有效地拓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因此,开发新型聚集发光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平面性好的吡咯并[3,2-b]吡咯为母体,修饰具有AIE(E)性质的氰基二苯乙烯结构单元,进行末端基团的调节,构建一系列新型有机荧光分子,探究分子结构与光物理性质的相关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不同推拉电子能力的芳香醛(1a-1g)、4-氨基苯乙腈和2,3-丁二酮,通过Debus-Radziszewski反应,构建2,5位不同取代基的吡咯并[3,2-b]吡咯母体(2a-2g),进而与4-N,N-二乙氨基苯甲醛发生Kno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1,4位氰基二苯乙烯功能化的化合物(3a-3g),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详细结构表征。研究其在聚集状态下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表现出明显的AIE行为;其中,F原子取代化合物3d和3e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能是由于F原子的引入,影响了分子堆积模式。 2、利用4-吡啶甲醛、4-氨基苯乙腈和2,3-丁二酮,通过Debus-Radziszewski反应,合成吡咯并[3,2-b]吡咯母体(APPP);进而与4-(1,2,2-三苯乙烯)苯甲醛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构建化合物(APPTPEP),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该分子骨架中嵌入的四苯乙烯单元赋予APPTPEP显著的AIE行为。APPTPEP可以在水相选择性识别PA,检测限为31.5nM。核磁滴定实验证明该化合物通过吡啶基团识别PA,二者的结合比为1∶2,理论计算表明该化合物与PA的结合过程中发生了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导致荧光淬灭。 3、利用第一章的吡咯并[3,2-b]吡咯母体2f,与具有不同推拉电子能力的芳香醛(a-o),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构建氰基二苯乙烯修饰的吡咯并[3,2-b]吡咯衍生物(4a-4o),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表征。研究不同末端基团对化合物在聚集状态下的光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末端基团对化合物荧光发射波长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495-565nm),导致不同的聚集发光行为。该系列化合物在研磨状态下,仅有化合物4f,4g和4i发生了荧光发射光谱红移现象,峰位分别变化了34nm,51nm和9nm,经热乙醇熏蒸可以回至起始状态。PXRD和SEM测试结果表明在研磨前后,化合物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转变是其可逆压致变色性质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