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山入吾兴,随笔散清华”--沈周东庄图蠡测
【6h】

“江山入吾兴,随笔散清华”--沈周东庄图蠡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弁言

第一章 沈周“身居林下,名满天下”的人生

1. 以道家遁思想为“终极关怀”的高士情结

2. 生平简述

第二章 《东庄图册》评析与解读

1、《东庄图》创作时期的苏州文人生存状态

2、《东庄图册》析读

(1). 《东庄图册》现存文本状况

(2). 《东庄图》创作年代略考

(3). 《东庄图》赏析

(4). 《东庄图》艺术特色初探

第三章 《东庄图册》与写景纪游山水

1. 沈周晚年作品举例

2. 园林名胜等写景纪游山水

3. 《东庄图册》之与当下山水画写生创作现状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山水画产生发展的原动力,而“师古人”又是保持山水画本色,高屋建瓴,借古开今必由之路。
   明代以来,山水画家更关注对笔墨形式语言本身的探究,以及对前贤程式的梳理、沿袭与传承。作为“吴门画派”的肇始者,“浙派”风靡以及明初吴门对元末文人画传统的模袭等情况下,沈周即做到广泛师古人,更有一类(如《东庄图》等)作品以吴门文人隐逸情节下的现实生活和吴地自然山水名胜等实景为依托的写景纪游性质的作品,将“师造化”与“师古人”完美结合,影响深远。
   如何守住山水画传统审美的底线,又创造出符合时代风尚的优秀作品,在“师造化”与“师古人”两方面合理的均衡上,《东庄图》或可予以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