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GP配戴前后角膜生物力学属性、角膜厚度和地形图的变化
【6h】

RGP配戴前后角膜生物力学属性、角膜厚度和地形图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 果

分析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综述 眼压与近视眼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对拟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近视患者进行生物力学参数(CH和CRF),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地形图检查,从而探讨CH和CRF的影响因素,以及RGP配戴前后角膜生物学属性、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形态学的变化。 对象与方法: 20例初始配戴RGP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16例,共40眼。平均年龄(16.3±1.3)岁。在RGP配戴前、配戴后1周、1月和3月用眼反应分析仪ORA(Reichert Ophthalmic Instruments,Depew,New York,USA)测量角膜滞后性(Corneal Hyteresis,CH),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补偿眼压(Corneal compens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c);用改进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3)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用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曲率(mean K)、散光、角膜不规则指数(corneal irregularity measurement,CIM)、形状因数值(Shape Factor Value,SF),仪器测量先后及双眼测量顺序随机。;统计处理的前后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参数间相关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RGP配戴前CH与CCT呈正相关(r=0.460,P=0.031),CRF和CCT呈正相关(r=0.684,P=0.000),角膜生物力学属性与角膜形态学参数无相关性(P>0.05)。 2.RGP配戴前后,CH和CRF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Pg配戴前为(12.66±2.43)mmHg,配戴后1周为(11.38±2.78)mmHg,配戴后1月为(11.56±2.85)mmHg,配戴后3月时(11.56±2.85)mmHg,配戴后各个时间点和配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OPcc配戴前为(11.18±3.08)mmHg,配戴后1周为(9.69±3.76)mmHg,配戴后1月为(9.85±3.69)mmHg,配戴后3月时(9.74±3.50)mmHg,配戴后1周与3月和配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后1月和配戴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中央角膜厚度在RGP配戴前为(557.25±28.29)μm,1周和1月时分别增加了0.94μm和0.55μm,3月时减少了1.72μm,配戴后各个时间点和配戴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RGP配戴前角膜曲率为(44.34±1.41)D,配戴1周后为(44.25D±1.42)D,并且在以后2个月基本保持不变,配戴后和配戴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散光在配戴前为(1.37±0.65)D,1周时减少了0.27 D,1月时减少了0.36 D,3月时减少了0.38 D,配戴后各个时间点和配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在1周时增加了0.08,1月时增加了0.05,在3月时基本恢复到配戴前水平,配戴后各个时间点和配戴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在整个配戴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 结论: RGP配戴初期对角膜解剖形态和角膜生物构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