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质粒介导16SrRNA甲基化酶在奇异变形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流行情况研究
【6h】

质粒介导16SrRNA甲基化酶在奇异变形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流行情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16SRNA甲基化酶的分类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

摘要

目的: 调查从我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检测16SrRNA甲基化酶在奇异变形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的流行情况。 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198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所有菌株均为非重复株。菌种鉴定和初步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任一耐药的菌株被筛选为测试菌株。采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进一步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扩散法。使用PCR检测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整合酶基因和ESBL基因。接合试验和转化试验检测质粒的可转移性;采用质粒中量抽取试剂盒抽取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株的质粒,研究耐药质粒谱。采用Southern hybirdization证实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是否位于质粒上。 结果: 198株奇异变形杆菌中,21株至少耐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被筛选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可疑株。其中21株耐庆大霉素,耐药率为10.6%(21/198);19株耐药妥布霉素,耐药率为9.6%(19/198);6株耐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0%(6/198)。6株耐阿米卡星株同时耐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21株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菌株有9株分离自痰液,7株分离自尿液,5株分离自创面脓液。经PCR检测和DNA测序,5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阳性率为2.5%(5/198),其中1株armA阳性、4株rmtB阳性。RmtA、rmtC、rmtD和npmA均为阴性。所有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同时耐药且都为高度耐药(MICs,≥256mg/L),5株甲基化酶基因阳性菌株有1株产ESBLs,ESBL基因为CTX-M-14。5株均为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4株通过接合试验把质粒传递给受体菌E.coli J53。5株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株通过Southern hybirdization证实均位于质粒上。 结论: 本次研究在奇异变形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检测到armA和rmtB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并得出其阳性率,发现rmtB阳性率高于armA。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可通过自我转移的质粒发生转移,通常不与ESBL基因同时位于一个质粒上,而是与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1和Ⅰ类整合酶基因位于同一质粒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