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空心螺钉固定髂骨后部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6h】

经皮空心螺钉固定髂骨后部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 图

致谢

综述 骨盆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展开▼

摘要

一.研究背景 对于髂骨后部骨折,常用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但不论是前方入路还是后方入路,都因为髂骨位置深在,局部血供丰富,髂骨大部分区域菲薄,有创伤大,出血多,安放钢板困难,固定强度较差,患者术后不能早期活动等缺点。国外Starr等曾报道了一种较为复杂的经皮螺钉固定髂骨翼骨折的方法。郭晓山、池永龙教授等采用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治疗髂骨后部骨折更是获得满意疗效。但这些学者使用技术中的螺钉的进钉点,方向和长度均不相同,缺乏统一性;经皮螺钉内固定要求术者经验丰富且对局部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否则会发生螺钉穿入关节内,损伤盆腔内重要血管或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国内外对髂骨的解剖研究着重于取髂骨植骨的解剖学研究,而对整个髂骨缺乏系统研究。 二.研究目的 对髂骨尤其是髂骨后部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及分析,明确进钉点、进钉长度、方向等,为空心螺钉固定髂骨后部骨折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提供解剖学依据及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甲醛固定湿润成人防腐尸体4具(女性2具,男性2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做髂骨附近解剖,显露重要血管及神经,观察重要血管神经走行及其与髂骨骨壁的距离。 2.在髂骨外侧面上,自髋臼上缘到坐骨大切迹上缘做一连线,为坐标系的横轴或X轴,从髂前上棘向下引X轴的垂线,为坐标系的纵轴或Y轴。X轴与Y轴的交点为0点,测量髂后上棘至X轴的垂线与X轴交点到0点的骨表面的长度W2为(158±9)mm,将W2分为16等份,在X轴上从0点开始依次记为x1,x2,…x16,从各点做X轴的垂线。测量从X轴到髂骨最高点的距离H2为(89±7)mm,将H2分为9等份,在Y轴上从0点开始依次记为y1,y2,……y9,从各点做Y轴的垂线,即建立髂骨外侧坐标系。 3.在坐标系中测量各点的厚度。在骨盆外侧面分别绘制5mm,10mm,15mm,20mm等厚线,在不同的等厚线之间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形成几个不同的厚度区域。 4.在髂骨外侧坐标系中对髂骨后柱[2]区域中的髂骨后柱及A、B、C、D、E、P、O等的长度进行测量。5.根据临床髂骨骨折的相关研究[3],步骤2中所测量的髂骨各点厚度数值、不同厚度区域的分布结合步骤3中髂骨后柱及A、B、C、D、E、P、O等的长度确定进钉点、进钉方向、进钉长度等。数据应用Excel2003图表及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四.结果 1.髂骨附近重要组织结构如附图(3、4、5、6)所示。 2.髂骨外侧面坐标系的建立如图(7)所示,H2和W2的长度测量分别为H2(89±7)mm,W2(158±9)mm。 3.髂骨外侧面坐标系中各点的厚度测量值见表(一),髂骨各厚度区域分布如图(9)所示。 4.髂骨后柱中各测量数据见表(二) 五.结论 1.最适宜的进钉点为髂骨粗隆后上方髂后上棘至Q点的一段髂嵴。 2.最适宜的进钉方向为过坐骨大切迹顶点往上3cm区域,指向髋臼顶点与髂前下棘之间。 3.螺钉长度建议为85.00±10.00m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