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娱乐场所暗娼干预工作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模式研究
【6h】

娱乐场所暗娼干预工作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现场

2研究方法

3研究对象

4研究对象招募和知情同意

5数据收集

6数据管理和分析

7质量控制

结果

1干预工作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1政策环境与部门合作影响因素

1.2工作人员相关影响因素

1.3娱乐场所业主方面相关影响因素

1.4娱乐场所暗娼方面相关影响因素

1.5嫖客方面的相关影响因素

2干预模式研究

2.1五地基本情况

2.2干预模式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在女性性工作者中开展开行为干预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

综述二 随机应答技术原理及其在敏感问题调查中的应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分析娱乐场所暗娼干预工作中的相关影响因素。 (2)了解娱乐场所暗娼干预工作中常见干预工作方式,对各种工作方式进行比较。 (3) 探索良好的娱乐场所暗娼干预模式。 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所选4省5地的娱乐场所暗娼干预工作负责人、工作人员、场所业主和暗娼进行深入访谈,同时采取现场观察和相关工作资料收集作为深入访谈的补充。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归纳、对比、提炼、总结,以分析干预工作相关影响因素,探索良好的干预模式。 研究结果: 积极影响因素:从政策环境看,近年来对娱乐场所暗娼开展干预工作的相关政策环境有一定程度改善,政策支持度有所提高。多部门合作明显加强,初步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从人员队伍看,干预工作人员配备得到加强,干预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从舆论影响看,社会对暗娼干预工作认同感提升。从干预对象看,场所业主支持配合程度较以往有大的提升,场所暗娼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幅度增强,对干预工作的理解和接纳情况有一定程度提高。 消极影响因素:从政策环境上看,相关政策缺乏相应配套的执行标准,部门之间执行力存在差异,同时对部门合作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部门合作较为松散,加大了干预工作的难度。卫生部门在部门合作体系中力度较小,难以发挥牵头作用。公安部门对待干预工作态度不一致,其部门内缺乏明确有力的相关政策支持。从人员队伍看,基层工作任务重人手少,从事干预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干预工作难度较高,专业人员缺乏,相关技能培训落后。干预工作人员普遍感觉工作难度大、强度高,有较强的疲惫感。从干预对象看,部分场所业主仍然对干预工作存在顾虑;干预活动对场所暗娼吸引力不足,干预工作难以深入该人群。嫖客拒绝使用安全套也是影响安全套推广的重要原因。干预模式探索: 以同伴教育建立干预网络的模式:同伴教育在暗娼干预领域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开展同伴教育工作能更广泛、更深入接触干预目标人群。通过招募不同层级和级别的同伴教育员,在干预工作人员和干预目标场所间建立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以干预工作人员、一级、二级同伴教育员、场所业主、场所暗娼这样不同的人群搭建的社会网络以接触更广泛的目标人群,将干预工作深入目标人群中。 以外展服务搭建综合干预平台的模式:以性病门诊医生为主开展的外展服务切合目标人群的实际需求,能得到其良好的认同感,提高其配合和接纳程度。通过开展外展服务,将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性病诊疗等综合干预措施结合在一起,利用外展服务搭建一个开展综合干预措施的平台,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实施综合防治。 结论: (1)目前娱乐场所暗娼干预工作受到政策环境、人力资源、干预对象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政策环境改善、多部门合作的防治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干预工作人员配备加强、干预对象理解和支持度提高等这样积极的、支持性的因素,也同时存在部门和地区执行力不统一、督导考核制度不健全、卫生部门力度较小、公安部门态度不一致、新闻媒体报道方式欠妥、专职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人员不足、干预对象的复杂性等消极的、制约性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就各种影响因素加以区分,继续发扬有利的因素对干预工作的支持性作用,减低或消除不利因素对工作的制约和阻挠,推进干预工作落到实处并健康持续地发展。 (2)5地5种不同的干预运作方式各有利弊,干预方式在向着一个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干预工作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平衡各方面需求,找准突破点,积极探索,使干预工作高效、持续、健康地发展。 (3)以同伴教育建立干预网络的模式和以外展服务为综合干预平台的模式是两种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娱乐场所暗娼干预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在提高干预覆盖面、提高干预成效、解决干预持续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可供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