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伤性脑损伤时肺组织AQP1的表达变化及参麦注射液的干预效果
【6h】

创伤性脑损伤时肺组织AQP1的表达变化及参麦注射液的干预效果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时(TraumaticBrainInjury,TBI)肺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变化及参麦注射液的干预效果。
   方法:
   SD大鼠(280g-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参麦治疗组(C组)。Feeney法制作大鼠TB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取左侧顶骨一块,未致伤脑组织,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伤后1小时,B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m1/kg,C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的参麦注射液。伤前0h(T0)大鼠6只作为三组数据的基线值,每组分伤后6h(T1)、10h(T2)、24h(T3)、72h(T4)、120h(T5)时间点,共5个亚组,各亚组动物6只.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和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组织AQP-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肺组织AQP-1mRNA表达,同时进行血气分析、血清指标N0、ET-1、S0D及肺湿/干重比值测定。
   结果:
   1.脑组织光镜下观察:A组各亚组和T0组大鼠脑组织结构均正常,偶见神经细胞缺氧变性。B组各亚组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区炎症细胞浸润,神经元细胞坏死、空泡变性。脑组织结构紊乱,损伤灶周围脑组织疏松、出血、水肿,24h水肿达高峰,72h脑水肿程度减轻,组织坏死范围扩大。而C组各亚组较B组对应时点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2.肺组织光镜下可见:正常对照组A组和T0组大鼠肺组织肺泡及间质组织结构正常,B组和C组部分大鼠可见局部肺不张、肺气肿,肺泡间隔及肺泡腔散在红细胞和炎症细胞渗出。
   3.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肺AQP1蛋白主要表达在大鼠肺泡上皮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少量在肺泡上皮细胞。假手术组AQP1蛋白呈阳性表达,B组在T2时点后AQP1蛋白呈微弱表达,C组AQP1蛋白均呈弱阳性表达。
   4.肺组织AQP1mRNA及肺WD:与T0相比,B组和C组大鼠AQP1mRNA表达在T2(10h)-T5(120h)时点明显降低(P<0.05orP<0.01),肺组织W/D数值在B组T2时点明显升高(P<0.01);与A组大鼠相比,B组和C组大鼠AQP1mRNA表达在T2-T5时点明显降低(P<0.05orP<0.01),肺组织W/D数值在B组T2时点明显升高(P<0.01);与B组相比,C组大鼠AQP1mRNA表达在T2-T4时点明显上调(P<0.05orP<0.01)。
   5.动脉血气:与T0相比,B组和C组大鼠均在T2-T5时点Pa02数值明显下降(P<0.05orP<0.01);与A组大鼠相比,B组和C组大鼠均在T2-T4时点Pa02数值明显下降(P<0.05orP<0.01);与B组相比,C组大鼠Pa02数值在T1-T5时点无明显改变(P>0.05)。
   6.血清指标:与T0相比,B组和C组大鼠ET-1含量在T1-T5五个时点明显增加(P<0.05orP<0.01),SOD含量在T1-T4时点明显下降(P<0.05orP<0.01),B组NO含量先下降,24h后明显上升(P<0.01)至120h时下降至术前水平;C组大鼠在T2时点NO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A组大鼠相比,B组和C组ET-1含量在T1-T5五个时点明显增加(P<0.05orP<0.01),SOD含量在T1-T4时点明显下降(P<0.05orP<0.01),B组NO含量先下降,后明显上升,C组大鼠均在T1-T2时点NO含量明显下降(P<0.05orP<0.01);与B组相比,C组大鼠ET-1含量在T1-T4时点ET-1含量下降,SOD含量在T1-T4时点明显升高(P<0.05orP<0.01),C组大鼠NO含量在T1-T4时点NO含量下降及上升幅度降低(P<0.05orP<0.01)。
   结论:
   1.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时,机体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平衡失调、氧化应激反应增加。
   2.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时肺水通道蛋白1表达降低,肺湿干比增加。
   3.参麦注射液能够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增加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肺水通道蛋白1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