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与整合子相关性研究
【6h】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与整合子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1、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E.coli)临床株β-内酰胺酶类(β-lactamases,BLs)和氨基糖苷钝化酶类(aminoglycosidemodifyingenzymes,AMEs)耐药基因与Ⅰ-Ⅲ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2、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临床株16SrRNA甲基化酶的基因特征与接合传递效率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与整合子之间的相关性;
   3、分析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谱,确立耐药基因在质粒上的座位。
   方法:
   1、采用VITEK-GNS药敏卡测定136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14种抗菌素的敏感性;纸片扩散法确认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s,ESBLs)产酶株;PCR法检测BLs、AMEs相关耐药基因及Ⅰ-Ⅲ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
   2、采用PCR法筛检136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和rmtD;对阳性菌株作整合酶基因int1、int2和int3检测,并扩增Ⅰ类整合子可变区插入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鉴定所含耐药基因盒;以阳性菌株为供体菌,耐叠氮化钠大肠埃希菌J53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并结合质粒图谱对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琼脂稀释法测定136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株与接合子的MIC值。
   3、采用PCR法检测BLs和AMEs相关耐药基因;质粒小量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低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菌质粒特征;以标准λDNA经HindⅢ酶切后的片段(其分子量分别为23.1,9.4,6.6,4.4,2.3,2.0kb)的电泳结果为标准系统,建立回归方程,换算出质粒DNA分子量。
   结果:
   1、136株E.coli呈现多重耐药性,其中,除对AMP和TOB100%耐药以外,对其他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GEN99.26%、SXT90.44%、LVX89.70%、CIP88.24%、CFZ82.35%、ATM79.41%、CRO78.68%、SAM76.47%、CAZ69.85%、AMK28.67%、TZP7.35%和IPM0.74%。136株多重耐药的EcoliESBLs产生率高达70.59%(96/136),产酶株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外的其余9种抗菌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株(P<0.05)。BLs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96.32%(131/136),1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AMEs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100%(136/136),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qacE△1-sul1的检出率为94.12%(128/136),未检出Ⅱ类与Ⅲ类整合子基因。BLs基因和AMEs基因与qacE△1-sull遗传标记基因的同时携带率分别为90.44%(123/136)和94.12%(128/136),两类同时携带率之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类耐药基因与qacE△1-sull遗传标记基因的三者同时携带率为90.44%(123/136)。
   2、在136株多重耐药E.coli中,共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阳性菌12株(8.8%),其中,armA阳性3株(2.2%),rmtB阳性10株(7.4%),未检出rmtA、rmtC、rmtD基因。阳性菌株均只含Ⅰ类整合子,对其可变区扩增片段(1000~2300bp)的测序结果显示,该区域含有多种耐药基因盒,但不含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接合试验与质粒图谱结果初步表明armA和rmtB编码基因位于约23kb的质粒上,接合试验的耐药质粒传递率高达83.3%(10/12)。
   3、136株多重耐药E.coli含52类不同谱型的质粒群,其中,1型的菌株最多,有18株,约占13.5%;质粒数目为1~9条,质粒片段大小在0.3×103bp~99.8×103bp之间,其中,较大质粒(23.1kb)出现率高达86.5%(117/136)。
   结论:
   136株多重耐药E.coli临床株多重耐药性的形成在BLs基因、AMEs基因与gacE△l-sull遗传标记基因三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与Ⅱ和Ⅲ类整合子无关。初步证明armA和rmtB编码基因位于约23kb的质粒上,其中,rmtB为优势基因,接合试验和质粒图谱证明该类耐药质粒很容易在同种菌间传播。Ⅰ类整合子与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虽然存在于同一菌体内和/或同处于一个质粒上,但整合子基因盒对该类基因的捕获率很低或根本不捕获。质粒谱中,某些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的较大质粒能稳定的存在于细菌体内,介导耐药基因的传播与扩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