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鞍内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6h】

鞍内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鞍内室管膜瘤(intrasellar ependymoma)是非常罕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本文通过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1例鞍内室管膜瘤病例,检索并回顾发表的所有鞍区室管膜瘤病例文献(表一),总结和探讨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鉴别,影响治疗和预后的因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误治。 资料和方法:计算机检索1956~2012年MEDLINE、EMBASE,主题词为ependymoma、pituitary fossa/Intrasellar/Sella turcica region,同时检索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学术会议(1956~2012),关键词为室管膜瘤、垂体窝/鞍区/鞍内,同时查阅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目录。 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共有10篇鞍区室管膜瘤的文献,其中6篇英文文献,中文4篇,分别在加拿大、美国、英国、中国发现报道。症状多表现为垂体功能减退、视力视野障碍、颞侧偏盲,女性病人均有继发性闭经(可伴溢乳),其他的症状还有头痛、性欲减退、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病理学上,镜检肿瘤细胞形态不一为圆形或椭圆形,中度增殖;高倍镜下可见向肿瘤血管壁排列的“假玫瑰花”结节和“真室管膜玫瑰花”结节;其中6例中免疫组化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阳性者4例。在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不增加致残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做到肿瘤全切除,次全切和部分切除术后有必要放疗等辅助治疗。 结论:一、鞍内室管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非常罕见的肿瘤,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头颅CT及MRI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而且对确定手术方式有重要价值,多数影像学特点能与鞍区常见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鉴别。二、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有开颅和经蝶两种手术方式,似乎开颅手术要比经蝶的手术方式更能做到肿瘤全切除,术后有必要放疗等辅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三、次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患者手术效果不佳,基本上都复发,均为原位复发,且复发时间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