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三个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6h】

重庆市三个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前言

1全球及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

2重庆市艾滋病流行情况

2.1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发现例数逐年增加

2.2艾滋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流行范围迅速扩大,且流行区域不均衡

2.3注射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3吸毒人群中AIDS/HIV的流行现状和研究情况

4开展吸毒人群艾滋病危险因素现况调查的必要性

5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6研究目标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现场

1.1渝中区

1.2九龙坡区

1.3北碚区

2调查对象

2.1调查对象的来源

2.2调查对象的界定和入选标准

3样本量

4研究内容和方法

4.1研究内容

4.2研究方法

5调查员的选择及培训

6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6.1整理和数据录入

6.2分析

6.3多因素分析

7研究实施步骤

8质量控制

8.1设计阶段

8.2实施阶段

8.3资料录入处理阶段

9调查中遵循的伦理学原则

9.1知情同意

9.2保密原则

9.3受益原则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

1一般情况描述

1.1人口学特征描述

1.2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人口学特征比较

1.3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诊吸毒人群人口学特征比较

1.4社会人口学因素中HI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吸毒人群HIV感染现状

2.1吸毒人群

2.2注射吸毒人群

3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3.1总体描述

3.2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比较

3.3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比较

3.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HIV感染关系的x2检验

4吸毒行为情况

4.1总体描述

4.2戒毒所吸毒人群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吸毒行为特征比较

4.3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吸毒人群在吸毒行为特征比较

4.4吸毒行为中HI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5性行为情况

5.1一般情况描述

5.2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性行为特征比较

5.3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吸毒人群性行为特征比较

5.4吸毒人群性行为中HI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6自愿咨询检测情况

7多因素分析

第四部分讨论

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

1结论

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重庆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吸毒人员(包括对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和危险因素调查和比较,了解重庆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状况,评估吸毒者的HIV感染危险因素,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按照调查对象纳入标准,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重庆市北碚区、九龙坡区、渝中区的戒毒所所内吸毒人员和美沙酮门诊接受美沙酮替代疗法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吸毒人员在本次横断面调查时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吸毒行为特征、性行为特征和自愿咨询检测情况的相关信息;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确认采用蛋白印迹实验(WB)。了解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通过对问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卫生统计学分析,以及对地区间吸毒人群、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以及HIV感染和未感染吸毒人群特征指标的比较,评估吸毒者HIV感染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本次调查的目的。 结果: 1 在调查的718名吸毒人群中,血清HIV抗体阳性57例,感染率为7.94%。其中注射吸毒589人,HIV感染56人,感染率为9.51%。从地区分布上描述,北碚区、九龙坡区、渝中区调查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11.39%(27/237)、4.49%(7/156)和7.08%(23/325),经x<'2>检验,三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6.7411、P=0.0344:检验水准α=0.05)。本次调查来自戒毒所调查对象492例,其中HIV抗体阳性31例,感染率为6.30%:美沙酮门诊226例,其中HIV抗体阳性26例,感染率为11.50%,经x<'2>检验,二者HIV感染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5.7376、P=0.0166:检验水准α=0.05)。 2 经统计学分析、吸毒人群近半年工作情况、婚姻状况、月收入、吸毒年限、吸毒方式、是否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时间、近3个月是否有新伙伴共用注射器、最近一次吸毒是否共用注射器、注射器主要的清洗频率、清洗方式和HIv感染存在联系,其中,近半年无业、已婚/同居、月收入低于300元、吸毒年限大于5年、采用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时间大于1个月、近3个月有新伙伴共用注射器、最近一次吸毒共用过注射器、注射器不清洗或者偶尔清洗、采用冷水涮的清洗方式可能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3 在人口学特征比较上,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吸毒人群在性别构成、民族构成、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情况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年龄构成、就业状况、婚姻状况上差异没有显著性;北碚区吸毒人群男性所占比例最高、月收入大于300元所占比例最低。渝中区吸毒人群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 4 吸毒行为比较上,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吸毒人群在吸毒年限(≤5年,>5年构成比),吸毒种类、吸毒方式、注射吸毒频率、共针率、共用注射器时间、近3个月共用注射器伙伴人数(0人、1人及以上构成比)、注射器清洗频率、注射器主要的清洗方式的构成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北碚区吸毒人群在吸毒年限上最长,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比例、共用注射器时间、近3个月内有共用注射器行为比例最高,针具一次性使用比例最低。 5 艾滋病知晓率上,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北碚区最高,为63.71%,其次为渝中区,40.62%,九龙坡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最低,为22.44%。 6 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在性别构成、民族构成、文化程度、就业情况、月收入、艾滋病知晓率、吸毒年限(≤5年,>5年构成比)、注射吸毒品频率、近半年共用注射器频率、近3个月共用注射器伙伴人数(0人、1人及以上构成比)、注射器清洗频率、注射器主要的清洗方式的构成比和非保护性行为比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艾滋病流行在北碚区、九龙坡区和渝中区呈不均衡性,北碚区HIV感染率最高;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美沙酮门诊HIV感染率高于戒毒所吸毒人群。 影响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婚姻状况、月收入、吸毒年限和吸毒方式、是否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时间、近3个月是否有新伙伴共用注射器、最近一次吸毒是否共用注射器、注射器清洗频率和注射器主要的清洗方式。 三个地区吸毒人群危险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北碚区吸毒人群存在的危险行为最为严重。 戒毒所吸毒人群和美沙酮门诊接受治疗的吸毒人群在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效率、吸毒行为、性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在使用戒毒所监测哨点的吸毒相关危险行为数据评估整个吸毒人群的状况时,应该考虑补充一些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的资料。 虽未发现性行为与HIV感染的关系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吸毒人群中存在多性伴和安全套使用率低的危险因素,导致艾滋病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吸毒人群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应该加强对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