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关系研究
【6h】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研究贡献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主要概念

2.1.1 公司治理的概念

2.1.2 风险承担的概念

2.2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2.2.1 股东主义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主义理论

2.2.3 管理主义理论

2.3 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关系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道德风险理论

2.3.3 两权分离理论

2.3.4 现代产权理论

2.4 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现状分析

3.1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3.1.1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历程

3.1.2 2012-2013年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状况

3.1.3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和问题

3.2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公司治理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

3.2.1 股权结构的影响

3.2.2 独立董事的影响

3.3.3 管理层的影响

3.3.4 兼职人员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变量选取

4.2.1 解释变量

4.2.2 模型设计

4.3 样本及模型建立

4.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3.2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5.4 研究结论

5.5 政策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高校校办企业相继将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使得校办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校办企业发展这些年来,问题也日益暴露,产权不明、管理体制不清晰、人才管理问题等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步伐。在企业理论中,公司治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公司治理影响作用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面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高校校办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特殊,由于我国发展历史和社会经济制度的特殊性,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治理模式也必然有别于国外校办产业,因此对于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研究有必要与我国特殊社会背景条件相结合。在现有条件下,校办企业如何通过提高公司治理能力来调整风险承担水平这一问题应给予重视。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分析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公司治理和风险承担理论的基础上,以2013年度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校办企业公司治理和风险承担水平的建议。全面分析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各学者研究经验,探索在新社会环境下,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王妍;

  •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学科 会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波,汪元贵;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等院校,校办企业,治理模式,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