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智能型婴儿保暖包被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智能型婴儿保暖包被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低体温是新生儿出生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生理发育方面的不足,体温调节能力及产热能力差,散热途径多,更容易发生低体温。低体温是造成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和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因素。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很多,除本身发育方面外,与出生后的护理环节存在关联。为预防新生儿出生后发生低体温,WHO提出暖链的概念及实施暖链的一系列措施,如果破坏了这个程序中的一项,就可增加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国外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低体温及干预有较多的研究,而国内护理人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低体温的认识尚有限,对入室低体温的预防措施重视不够,目前对极低体重儿在产房及入室前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和干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低体温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并通过智能型碳纤维婴儿保暖被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转运环节中的使用,明确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体温产生的影响。
   方法:
   本课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出生体重低于1500g且孕周小于32周,出生后即转往NICU救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87例,根据入室体温分为低体温组(体温<36℃)181例和非低体温组(体温≥36℃)106例,观察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1min和5minApgar评分、产房内实施气管插管、出生时的产房温度、入室时间及母亲孕次、产次、多胎、分娩前体温、有无胎膜早破、产前是否使用激素、分娩方式等指标。应用SAS9.2软件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低体温的主要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产科出生并收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g)125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保暖措施,即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身体,移去湿巾,戴帽,并置放在辐射保温台上,护理完毕后用传统包被包裹送往NICU,实验组在常规保暖的基础上使用智能型碳纤维婴儿保暖包被,比较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时的直肠温度和空腹血糖,入室1小时内首次动脉血气分析的PH值和BE值,并观察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和转归情况。应用SAS9.2统计软件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28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入室体温低于36℃的发生率为63.07%(181/287)。
   2.低体温组和非低体温组(对照组)极低体出生重儿母亲的年龄、孕次、产次、多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胎龄、性别等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低体温组的母亲分娩前体温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母亲产前未使用糖皮质激素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的lmin和5min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产房内行气管插管的操作率低体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出生时的产房温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入室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低体温的主要因素为产前使用激素(OR=0.457,95%CI为0.252-0.827,P=0.01)、剖宫产(OR=2.415,95%CI为1.331-4.382,P=0.004)、1minApgar评分(OR=0.793,95%CI为0.643-0.977,P=0.029)、产房温度(OR=0.655,95%CI为0.485-0.885,P=0.006)、入室时间(OR=1.052,95%CI为1.016-1.089,P=0.004),而母亲分娩前体温、出生体重、5minApgar评分、产房内实施气管插管与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低体温无关。
   5.实验组(使用智能型碳纤维婴儿保暖包被组)入室低体温的发生率30.6%(19/62),明显低于对照组(传统式保暖组)66.7%(4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室中位体温36.3℃,明显高于对照组35.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时的PH值和BE值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导管未闭、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炎、肺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中位数39天(QR为24天),对照组46天(QR为2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过程中实验组未发生体温过高(体温>37.5℃)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结论:
   1.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低体温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产前使用激素、剖宫产、1minApgar评分、产房温度和入室时间有关。
   2.使用智能型碳纤维婴儿保暖被加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保暖,有利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入室体温,明显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入室低体温的发生率,未出现体温过高及皮疹等不良反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比较适合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转运。
   3.通过预防低体温,可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