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6h】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表现

3.3 实验室检查

3.4发病时间

3.5 治疗与转归

3.6 早产儿真菌败血症暴露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7 早产儿真菌败血症暴露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讨论

4.1 病原学特点

4.2 高危因素

4.3 发病时间

4.4 诊断

4.5 治疗

4.6 耐药性

4.7 预防

5.结论

6.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早产儿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病原学特点及药敏结果,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住的30例感染真菌败血症早产儿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未感染败血症的125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对纳入本研究的15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胎龄、性别、日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住院时间、母亲孕期合并症、Apgar评分及有无窒息复苏史、入院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药敏结果、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真菌败血症的所有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1)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病原菌,占83.3%,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3.3%。  (2)真菌败血症的发病时间为生后6~42d,平均15.70?9.02d,发病季节多集中于夏季(47.7%)。  (3)真菌败血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反应差(83.3%)及吃奶差或拒乳(83.3%),其次为氧饱和度波动(66.7%),之后为频发呼吸暂停或发热(53.3%),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4)本组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肺炎、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有关(P<0.05)。  (5)进一步对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PICC等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ICC、新生儿肺炎是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生后2-3周的高危早产儿,出现反应差、吃奶差、拒乳、氧饱和度波动、呼吸暂停、发热等临床症状时,须考虑存在真菌败血症可能。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PICC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在高发季节对高危早产儿实施真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