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八种藤本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6h】

八种藤本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目录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1.1.1不同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时空动态

1.1.2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1.3有关植物耐阴性的研究现状

1.2藤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现状

2 前言

2.1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2.2论文的研究内容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地的基本概况

3.2研究材料与方法

3.2.1试验材料

3.2.2测定仪器

3.2.3测定方法、计算公式和数据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光响应曲线

4.1.1八种藤本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4.1.2八种藤本植物的耐阴性

4.2八种藤本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影响因子

4.2.1蔓长春花与花叶蔓长春花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4.2.2洋常春藤与花叶洋常春藤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4.2.3金银花与红金银花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4.2.4钻地风与山葡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4.2.5净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

4.3藤本植物的光能利用率以及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子

4.3.1蔓长春花与花叶蔓长春花的光能利用率及其影响因子

4.3.2洋常春藤与花叶洋常春藤的光能利用率及其影响因子

4.3.3金银花与红金银花的光能利用率及其影响因子

4.3.4钻地风与山葡萄的光能利用率及其影响因子

4.3.5光能利用率的季节变化

4.4八种藤本植物的水分利用率以及影响水分利用率的因子

4.4.1蔓长春花与花叶蔓长春花的水分利用率以及影响水分利用率的因子

4.4.2洋常春藤与花叶洋常春藤的水分利用率以及影响水分利用率的因子

4.4.3金银花与红金银花的水分利用率以及影响水分利用率的因子

4.4.4钻地风与山葡萄的水分利用率以及影响水分利用率的因子

4.4.5八种藤本植物的抗旱性

4.4.6水分利用率的季节变化

4.5八种藤本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探讨

4.5.1蔓长春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4.5.2花叶蔓长春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4.5.3洋常春藤在园林中的应用

4.5.4花叶洋常春藤在园林中的应用

4.5.5金银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4.5.6红金银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4.5.7钻地风在园林中的应用

4.5.8山葡萄在园林中的应用

5 结论与讨论

5.1讨论

5.1.1八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5.1.2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5.1.3光能利用率的动态变化

5.1.4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

5.2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作者发表论文清单

展开▼

摘要

藤本植物是园林植物中重要类群之一,在城市垂直绿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蔓长春花(Vinca major)、花叶蔓长春花(Vinca major cv. Variegata)、洋常春藤(Hedera helix)、花叶洋常春藤(Hedera canariensis cv. Variegat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红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var. chinensis)、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um)、山葡萄(Vitis amurensis)等八种藤本植物的光合生理、水分生理、耐阴性和抗旱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1、蔓长春花的光补偿点约为20.84μmol·m-2·s-1,饱和点在1000μmol·m-2·s-1左右;花叶蔓长春花的光补偿点约为13.58μmol·m-2·s-1,饱和点在800μmol·m-2·s-1左右;洋常春藤的光补偿点约为21.92μmol·m-2·s-1,饱和点在1000μmol·m-2·s-1左右;花叶洋常春藤的光补偿点约为18.82μmol·m-2·s-1,饱和点在1000μmol·m-2·s-1左右;金银花的光补偿点约为14.13μmol·m-2·s-1,饱和点在800μmol·m-2·s-1左右;红金银花的光补偿点约为15.63μmol·m-2·s-1,饱和点在800μmol·m-2·s-1左右;钻地风的光补偿点约为31.50μmol·m-2·s-1,饱和点在700μmol·m-2·s-1左右:山葡萄的光补偿点约为32.23μmol·m-2·s-1,饱和点在700μmol·m-2·s-1左右。八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均较低,光饱和点较高,能适应较宽的光照环境,对弱光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喜光性。 2、春季,蔓长春花、金银花和钻地风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型,花叶蔓长春花、洋常春藤、花叶洋常春藤、红金银花和山葡萄为单峰曲线型;夏季,八种藤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是双峰型;秋季的均为单峰型。一年中,净光合速率最大日平均值出现的时间随季节和藤本植物种类的不同呈现较大的差异。八种藤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气孔导度对蔓长春花、花叶蔓长春花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叶面水汽压亏缺对洋常春藤、花叶洋常春藤、红金银花和山葡萄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蒸腾速率对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而胞间CO2浓度对钻地风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夏季,蒸腾速率对蔓长春花、花叶蔓长春花、金银花和红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叶面水汽压亏缺对洋常春藤、花叶洋常春藤和山葡萄的影响最大;胞间CO2浓度对钻地风的影响最大。秋季,叶面水汽压亏缺对蔓长春花和红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胞间CO2浓度对花叶蔓长春花、钻地风和山葡萄的影响最大;温度对洋常春藤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蒸腾速率对花叶洋常春藤和金银花的影响最大。 3、蔓长春花春、夏、秋三季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1.070%、0.453%和1.665%;花叶蔓长春花春、夏、秋三季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377%、0.384%和1.143%;洋常春藤春、夏、秋三季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472%、0.410%和1.540%;花叶洋常春藤春、夏、秋三季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414%、0.282%和1.422%;金银花春、夏、秋三季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498%、0.740%和1.718%;红金银花春、夏、秋三季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819%、0.541%和1.590%;钻地风春、夏、秋三季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848%、0.359%和1.742%;山葡萄春、夏、秋三季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511%、0.719%和1.614%。蔓长春花、洋常春藤、花叶洋常春藤、红金银花和钻地风秋季的光能利用率最高,其次为春季,而夏季的光能利用率最低;花叶蔓长春花、金银花和山葡萄秋季的光能利用率也最高,其次为夏季,而春季的光能利用率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藤本植物光能利用率分别较低的春、夏季,适当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和降低温度,可提高其光能利用率。 4、蔓长春花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3.883、0.948和3.894μmolCO2·mmol-1 H2O;花叶蔓长春花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1.598、0.785和3.093μmol CO2·mmol-1 H2O;洋常春藤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2.153、0.820和4.384μmol CO2·mmol-1 H2O;花叶洋常春藤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2.213、1.026和4.164μmol CO2·mmol-1 H2O;金银花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2.052、1.228和3.603μmol CO2·mmol-1 H2O;红金银花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3.187、1.354和4.887μmol CO2·mmol-1 H2O;钻地风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1.792、0.491和1.837μmol CO2·mmol-1 H2O;山葡萄春、夏、秋三季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1.635、1.174和4.3471μmol CO2·mmol-1 H2O。 八种藤本植物的水分利用率均是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蔓长春花春、秋季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夏季水分利用率低,抗旱能力弱。洋常春藤、花叶洋常春藤、金银花、红金银花和山葡萄秋季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春、夏季水分利用率低,抗旱能力弱。花叶蔓长春花和钻地风在整个生长季水分利用率都比较低、抗旱能力都比较弱。在夏季,要提高水分利用率,可通过适当降低温度和增加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其抗旱能力。 5、八种藤本植物涵盖了藤本植物的四大类:缠绕类的金银花和红金银花:吸附类的洋常春藤、花叶洋常春藤和钻地风;卷须类的山葡萄;蔓生类的蔓长春花和花叶蔓长春花。八种藤本植物根据其自身攀缘特性和光合生理、水分生理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篱垣、园门、驳岸陡坡、山石、柱干、室内垂直立面、桥梁、墙面、棚架、屋顶、阳台走廊等的城市垂直绿化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