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剂量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6h】

不同剂量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简表

声明

摘要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颅内动脉瘤病人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原因,CVS的主要危害是导致脑缺血缺氧性损害,但目前对CVS机理及导致脑损害的相关基础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钙超载”是诱发SAH后CVS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具有舒张血管功能及神经保护作用的Ca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nimodipine)是防治SAH后CVS疗效肯定的药物之一。为此,我们采用实验性兔SAH模型,评价动脉内灌注尼莫地平治疗SAH后CVS的疗效以及剂量的选择。 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兔SAH后CVS模型,两次注血间隔48小时,每次注血1ml置换出等量脑脊液(CSF)。随机将80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分成4大组,每组20只,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CVS模型,其中3组分别用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的尼莫地平行选择性动脉灌注治疗,另一组的20只新西兰兔作为对照,仅用动脉灌注生理盐水治疗。通过行为学、HE染色和脑血管造影等方法。 结果:尼莫地平组兔神经功能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尼莫地平中、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低剂量组相比,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其能更有效的治疗CVS(P<0.05),尼莫地平中、高剂量组之间在治疗有效率上未见明显差异。基底病理学检查进一步证实血管痉挛的发生通过动脉灌注治疗,可以显著减少CVS引起的脑神经细胞凋亡。 结论:尼莫地平选择性动脉灌注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治疗CSV的临床症状,并能够有效的缓解CSV引起的大脑病理损伤和凋亡。中剂量组已达到治疗效果,增加剂量无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