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行政复议程序相关问题研究
【6h】

我国行政复议程序相关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前言

(一)选题范围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行政复议程序的内涵及价值分析

(一)行政复议程序的内容与特征

(二)行政复议程序的价值分析

二、我国行政复议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复议机构的非独立性导致复议结果公正性降低

(二)复议受案范围单一

1.纳入行政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有限且规定不明确

2.只将极少数行政不作为行为纳入复议范围

(三)行政复议程序证据制度不健全

1.行政复议举证责任规定不明确

2.复议证据开示制度缺失与质证程序不完备

(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程序不足

三、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程序的建议

(一)强化行政复议机构独立性

1.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

2.增强复议工作人员独立性

(二)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1.将更多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复议范围

2.对行政不作为行为复议范围之扩展

(三)健全行政复议证据规定

1.明确复议举证责任程序规定

2.增设证据交换程序与复议听证规则具体化

(四)重构以行政复议前置为基础的行政诉讼衔接程序

结语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法学研究方法,并注重综合运用所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笔者将对行政复议程序的研究放置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用客观、全面的视角去探索、分析,通过对该现实问题的研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综合相关学者的观点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程序完善建议,希望此文有助我国复议程序之完善,由此来充分发挥其救济权利人的最重要功能——在行政机关内部化解更多纠纷来保障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明确了本文选题范围及意义并探讨了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对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也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我国行政复议程序的内涵和价值分析”首先阐述了我国行政复议程序的基本理论,在结合复议程序特征基础上对其价值理念进行定位。文中指出,复议程序的价值应定位在公民权利的救济方面,程序设计上应偏向标准司法化,更多是强调其公正性。  第三部分“我国行政复议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上文所述复议程序价值指导下对我国行政复议程序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观考量,同时指出我国行政复议程序在主体的独立性缺失、复议受案范围单一、证据制度不完善和回避制度的缺失、缺乏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衍接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由“行政复议程序”设计缺陷、复议程序的价值以及我国当前现实状况着手,指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程序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程序的相关建议”。就我国复议程序之不足,在保障相对人权利价值理念指引下,参考国外相关行政立法经验对行政复议程序的完善与调整提出建议,指出应就这些方面进行程序改良:强化行政复议机关的独立性、扩大复议审理范围、健全复议证据制度、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程序。

著录项

  • 作者

    李光辉;

  •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 学科 法律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行政复议程序,公民权利,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