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静态协议簇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研究
【6h】

基于静态协议簇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CoMP技术的研究进展

1.3课题主要内容及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CoMP技术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2.1 CoMP技术基本原理

2.2 CoMP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隔离性的CoMP-JT技术消除协议簇内干扰

3.1系统模型

3.2基于隔离性的协议簇内多点协作传输方案

3.3仿真结果与分析

3.4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隔离性的CoMP-CS技术消除协议簇间干扰

4.1系统模型

4.2基于隔离性的协议簇间协作传输方案

4.3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5.1工作总结

5.2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展开▼

摘要

为了满足人们对无线宽带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国际性的标准组织机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启动了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项目。随后,为了达到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高速率和高频谱效率要求,3GPP对LTE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演进,提出了LTE-Advance(简称LTE-A)。LTE-A在LTE的基础上引入了载波聚合、中继技术和多点协作(Coordinate Multi-Point,CoMP)等技术。其中CoMP技术作为LTE-A的一项关键技术,因其能消除由高频谱复用引起的小区间同频用户的干扰以此提高系统吞吐量,尤其是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研究了LTE-A中的CoMP技术,主要对CoMP技术中的协作方案包括:多点协作联合处理/传输(Coordinate Multi-Point-Jiont Processing/Transmission,CoMP-JP/JT)和多点协作调度/波束赋形(Coordinate Multi-Point-Coordinate Scheduling/Beamforming,CoMP-CS/CB)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在当前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静态协议簇内的部分用户进行CoMP-JP/JT的协作方案,消除协议簇内的小区边缘用户同频干扰。然后,针对该协作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议簇内的信道隔离性的用户划分算法和最佳阈值的选取方法。其次,上述协议簇内部分用户CoMP-JP/JT的协作方案,不能消除协议簇边缘用户的簇间同频干扰。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协议簇间的部分用户进行CoMP-CS/CB的协作方案,针对该协作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议簇外相邻小区的信道隔离性用户划分算法。
  同时,本文通过搭建 CoMP系统仿真平台,对本文提出的协作方案和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现有的协作方案和用户划分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协议簇内部分用户CoMP-JP/JT的协作方案与现有的完全协作传输相比,在保证一定的性能提升基础上,大大降低回程量,与现有的基于天线自由度的CoMP-CS/CB协作方案相比,其性能有明显的优势;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两种基于信道隔离性的用户划分算法均比现有的距离划分用户的方法更合理;且本文提出的在协议簇内部分用户进行CoMP-JP/JT的基础上加入协议簇间的部分用户进行CoMP-CS/CB的协作方案能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吞吐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