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曝气强化功能菌技术对黑臭水体原位修复试验研究
【6h】

曝气强化功能菌技术对黑臭水体原位修复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黑臭水体现状及危害

1.1.2 黑臭水体原位修复技术概述

1.2 微生物菌剂和曝气辅助技术在黑臭水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

1.2.1 微生物菌剂在黑臭水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

1.2.2 曝气辅助技术在黑臭水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

1.3 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的提出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土著功能菌的筛选及鉴定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菌株来源

2.1.2 黑臭底泥来源及预处理

2.1.3 试验设备及试剂

2.1.4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土著功能菌的富集

2.2.2 土著功能菌的初筛

2.2.3 土著功能菌的复筛

2.2.4 土著功能菌生长特征

2.2.5 土著功能菌的形态学鉴定

2.2.6 土著功能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2.2.7 土著功能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筛菌结果

2.3.2 土著功能菌的生长曲线

2.3.3 土著微生物的形态学特征

2.3.4 土著功能菌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2.3.5 土著功能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土著功能菌的降解特性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1 黑臭底泥粉末

3.1.2 菌悬液

3.1.3 试验设备及试剂

3.1.4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环境因素对土著功能菌降解有机质的影响

3.2.2 土著功能菌降解有机质的机制

3.2.3 测定及计算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土著功能菌降解条件的优化

3.3.2 土著功能菌降解有机质的机制初探

3.4 小结

第4章 曝气强化土著功能菌修复黑臭水体

4.1 试验材料与装置

4.1.1 黑臭底泥及预处理

4.1.2 人工配置生活污水

4.1.3 菌悬液

4.1.4 试验装置

4.1.5 试验设备及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取样及测定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底泥修复效果

4.3.2 上覆水修复效果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黑臭水体给人们带来极差的感官体验,已成为直接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最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修复黑臭水体较常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破坏水体生态环境,易引起二次污染等缺点。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污染物去除彻底、成本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实践表明,单一微生物修复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组合修复技术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佳的修复性能。为此,针对黑臭水体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需求,研究曝气强化功能菌原位修复组合技术,以期研究成果可用于城区黑臭水体修复,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本研究首先从底泥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底泥有机质的土著功能菌,对土著功能菌进行鉴定,并对其降解条件和机理进行分析,最后将功能菌与曝气技术结合,根据上覆水及底泥污染物的修复效果确定合理的曝气方式,主要结论如下:
  (1)以成都市河道、湖泊底泥为菌源,初筛出能以黑臭底泥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微生物64株,以黑臭底泥有机质降解率为筛选依据,从中复筛出3株对底泥有机质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土著功能菌HC-8、HC-25和HC-60,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HC-8菌落形态为白色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甲基红阴性,纤维素分解阴性,为食酸菌属(Acidovorax);HC-25菌落形态为淡橙色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甲基红阳性,纤维素分解阴性,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HC-60菌落形态为白色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甲基红阴性,纤维素分解阴性,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2)试验研究了温度、pH和投加量对土著功能菌HC-60修复底泥有机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降解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6~8、最适接种量为1~1.5%。在临近最大有机质降解率区域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土著功能菌HC-60最适降解温度为26.4℃、最适pH为7.7、最适接种量为1.2%。试验研究了氧气、土著菌群、土著功能菌HC-60在底泥有机质修复中的作用,试验表明,氧气无法直接降解底泥有机质,底泥有机质的降解是微生物的作用,土著菌群更容易利用土著功能菌HC-60代谢多环芳烃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进行协同代谢,使得底泥有机质的降解率显著提升。
  (3)采用曝气辅助技术强化土著功能菌来修复黑臭水体,结果表明,采用底泥曝气并投加土著功能菌HC-60,CODCr去除率增加了32.4%,NH3-N的去除率增加了21.1%,7d左右CODCr降到20mg/L,NH3-N降到10mg/L,TP降到0.2mg/L,上覆水水质明显改善,底泥有机质的降解速率提高了30%。底泥连续曝气和底泥间歇曝气的效果差异不明显,从节约能源和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应采用底泥间歇曝气并投加土著功能菌HC-60的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