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药结合治疗90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的临床研究
【6h】

针药结合治疗90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针对目前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的各种疗法比较,缺乏可靠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对病毒感染的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风热证病毒型贝尔氏麻痹急性期三种疗法的随机对照研究,从中筛选出急性期风热证病毒型BP的最佳或最新的治疗方案或疗效,或疗效与使用西药组(强的松+阿昔络韦)平齐,能替代西药,无激素副作用的治疗热证病毒型BP的新方法。
   方法:严格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90例风热型Bell麻痹急性期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三个观察组:A组(针刺+清开灵、板蓝根)、B组(针刺+西药治疗)、C组(西药治疗)恢复期三组采用相同的针刺治疗。分别在急性期治疗结束时即第七天、第十四天(恢复期)、第二十一天(恢复期)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患者面部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House-Brach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以下简称H-B分级)分级的变化。
   结果:
   1、急性期治疗结束时即第七天,三组患者症状、体征与起病时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三组治疗方法均有疗效。
   2、急性期治疗结束时即第七天,A组与B组面部症状评分及HB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面部症状评分及HB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面部症状评分及HB分级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三种治疗方法对该病急性期的影响,以清开灵加针刺组尤为显著,B组与C组疗效间无显著差异。
   3、恢复期针刺治疗(第十四天)时,A组与B组面部症状评分及HB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面部症状评分及HB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面部症状评分及HB分级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三种治疗方法对该病恢复期的影响,A组优于B组和C组,而B组与C组疗效间无显著差异。
   4、恢复期针刺治疗(第二十一天)时,组间比较,A组与B组面部症状评分及HB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面部症状评分及HB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面部症状评分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面部HB分级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三种治疗方法对该病恢复期的影响,A组优于B组和C组。从而部症状评分来看,B组似好于C组,而从HB分级比较,B组与C组疗效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与C组面部症状评分与HB分级之间的统计学差异,可能在于面部评分与HB分级的粗细差异导致统计的误差。
   结论:本研究表明,清开灵加针刺方法是治疗风热证病毒型Bell麻痹急性期最佳方法,对预后有积极影响。风热证病毒型面瘫急性期可使用适当的针灸方法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