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丹参酮Ⅱ磺酸钠注射液对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6h】

丹参酮Ⅱ磺酸钠注射液对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注释

声明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附 实验报告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兔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预防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六只。两预防组提前一周连续给药后,对所有试验兔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根据分组分别连续给药至实验结束。造模后观察动物的精神状况,食量、呼吸情况以及患肢肿胀、伤口情况等,并于第2、10天活体心脏取血作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药物均能明显地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值,减轻血液的高凝状态,且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疗效分别优于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两组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及治疗实验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本组实验早期预防用药疗效优于单独治疗用药,提示良好的预防用药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具有良好作用,同时,及时的治疗对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同样有效。建议临床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要有针对的选择药物,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