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6h】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特色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5.1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1.5.2 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1.5.3 研究述评

2 理论基础与模型解析

2.1 生态足迹相关概念及计算模型

2.1.1 生态足迹相关概念

2.1.2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

2.2 旅游生态足迹相关概念及计算模型

2.2.1 旅游生态足迹相关概念

2.2.2 旅游生态足迹理论模型

3 武汉市2009年-2013年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武汉市概况

3.1.2 武汉市旅游资源概况

3.1.3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3.2 数据来源与计算说明

3.2.1 基础数据

3.2.2 调查数据

3.2.3 标准数据

3.3 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计算

3.3.1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

3.3.2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

3.3.3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

3.3.4 旅游观光生态足迹

3.3.5 旅游购物生态足迹

3.3.6 旅游娱乐生态足迹

3.3.7 旅游用水生态足迹

3.3.8 旅游固体废弃物生态足迹

3.3.9 旅游生态足迹汇总

3.4 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3.4.1 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总量动态分析

3.4.2 基于消费结构的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3.4.3 基于土地类型的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4 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

4.1 武汉市本底生态足迹和本底生态承载力计算

4.1.1 武汉市本底生态足迹

4.1.2 武汉市本底生态承载力

4.2 武汉市生态盈余或赤字计算

4.3 武汉市旅游发展状态评述

4.4 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4.4.1 政府层面

4.4.2 旅游企业层面

4.4.3 旅游参与者层面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急速增长,旅游业在强劲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当前用于测度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众多方法中,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较为全面的考虑旅游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微观和宏观影响,因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被广泛应用于测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依托丰富的旅游发展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成为我国近年城市旅游重要的新生市场。但巨大的游客量也对武汉市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前关于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少,且多为对特定旅游类型或景区的定性研究或者是对以年为单位的静态研究。
  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用连续五年的时间尺度,选取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娱乐、固体废弃物以及旅游用水等八个要素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从消费结构和土地类型两方面动态的分析武汉市2009年-2013年旅游生态足迹的构成及变化。同时结合武汉市本地生态足迹、本地生态承载力,对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特点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武汉市旅游发展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主要结论如下:
  (1)2009年-2013年武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为145176.87hm2、1982785.35hm2、2512187.55、3276175.69hm2、3918535.23hm2,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游客量的大幅增长和游客停留时间的延长;人均生态足迹为225.89×10-4hm2、221.74×10-4hm2、hm2、213.77×10-4hm2、230.41×10-4hm2、228.04×10-4hm2,人均值在2011年波动较大主要是受2011年辛亥革命纪念一百周年的影响。
  (2)从消费构成来看,2009年-2013年武汉市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和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合计均占旅游生态足迹总量的近90%,表明旅游交通和旅游餐饮是旅游活动中对武汉市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部分;在土地类型构成中,化石能源地面积最大且逐年增加,其占旅游生态足迹总量的比例也最高,达到了70%以上,表明武汉市的旅游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大,所面临的能源风险也较高。
  (3)武汉市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2.275754hm2、2.516083hm2、2.470104hm2、2.341551hm2、2.516798hm2,本底生态承载力为0.174398hm2、0.163973hm2、0.163016hm2、0.163468hm2、0.162946hm2,将旅游生态足迹与武汉市本底生态足迹叠加后,得出武汉市2009年-2013年人均生态赤字为2.123945 hm2、2.374283 hm2、2.328465 hm2、2.201124 hm2、2.376651 hm2,表明当前武汉市的旅游发展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旅游活动对生态赤字的贡献率分别为1.06%、0.93%、0.92%、0.95%、0.96%。
  (4)武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构成存在着地域特殊性,旅游餐饮消耗和草地的消耗均占到了消费结构和土地类型构成第二位。这与武汉市是“汉味小吃荟萃之地”以及武汉市的特色购物商品是分不开的。
  (5)研究表明,武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的影响因子包括游客人次数、停留时间、出行偏好、客源地距离、住宿设施的档次规模、旅游目的地的物产特点以及禽类疫病防控环境。研究针对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的特点,以及武汉市旅游发展的现状,从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参与者三个层面为武汉市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