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鸭茅两个亚种形态及发育特性的对比研究
【6h】

鸭茅两个亚种形态及发育特性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1.1鸭茅资源相关基础研究

1.2鸭茅育种概况

1.6 本试验的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学特征

3.2 种子形态学特征

3.3 外稃形态学特征

3.4 Hispancia鸭茅原始种子颖果形态学特征

3.5 Hispancia鸭茅异地种植种子变化情况

3.6 农艺性状

3.7 繁殖特性

4 讨论

4.1 两个鸭茅亚种的形态学差异

4.2 两个鸭茅亚种的种子形态学差异

4.3 两个鸭茅亚种的外稃形态学差异

4.4 两个鸭茅亚种的农艺性状差异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研究了分布我国横断山区的Himalayensis鸭茅和分布于地中海地区的Hispanica鸭茅两个亚种共8份材料的形态及发育特性,以期为亚种间杂交选育适合不同育种目标的鸭茅新品种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1.Himalayensis鸭茅与Hispanica鸭茅形态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Himalayensis鸭茅植株高大,花序舒展下垂,叶片长而宽,外稃脊上无明显纤毛;Hispanica鸭茅植株低矮、花序直立紧缩,叶片短而细,种子脊背部有纤毛。
  2.Himalayensis鸭茅与Hispanica鸭茅均为严格自交不孕,农艺性状存在一定的互补性。Himalayensis鸭茅全年饲草产量、种子生产能力优于Hispanica鸭茅。Hispanica鸭茅分蘖再生性、秋冬季生长表现优于Himalayensis鸭茅。
  3.Hispanica鸭茅不同材料间形态特征及主要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PI221085饲草产量高、植株低矮、分蘖及再生性较好,PI265565冬季生长最快、植株高大、分蘖再生性较好,PI249730饲草季节均衡性最好,PI17034植株低矮、叶片纤细,繁殖能力较强,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4.Himalayensis鸭茅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在形态学上,同源四倍体的营养器官性状有变小的趋势,繁殖器官有变大的趋势,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同源四倍体饲草产量增加且季节分布更均匀、冬季生长速度加快、分蘖及再生性增强。即染色体加倍有效改善了Himalayensis鸭茅分蘖性差、冬季生长速度慢、饲草产量低和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表明染色体加倍技术在鸭茅育种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刘雨婷;

  •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
  • 学科 草业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钟声,任健;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43.301;
  • 关键词

    鸭茅; 形态学; 发育特性; 农艺性状; 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