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6h】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一引言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

二、目前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四、关注合作学习中“搭车”现象

五、关爱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新课改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合作学习对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走进今天的小学课堂,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分组不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不全;学生在合作前缺乏独立思考;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会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优生在合作中处于主宰地位,;合作时间不足;教师缺乏有效指导;评价不全等。影响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方面的,有学生方面的,也有评价方面的。要增强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其次要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第三要选择恰当的学习时机;第四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第五教师要有效组织,合理调控;第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第七及时反馈,及时总结。此外,教师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搭车现象”,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搭车”者走出“搭车”队伍;要更加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给予他们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也获得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正在成为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只有教师对合作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每一次活动设计做好精心准备,才能真正减少小组合作低效现象,提高教学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