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据业务时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和竞合模式研究
【6h】

数据业务时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和竞合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产业链基本内涵研究

2.2 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

2.3 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

2.4 合作竞争理论研究

第三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发展概述

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主体构成

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演进历程

3.3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模型

3.4 典型案例讨论

第四章 竞争型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4.1 模型假设

4.2 不同市场结构下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4.3 不同市场结构下产业链整体效益分析

4.4 不同市场结构下产业链各参与主体收益分析

第五章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5.1 模型假设

5.2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5.3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构建

5.4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整体效益分析

5.5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各参与主体收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发展建议

6.3 本文的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至今,历经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变革过程,目前正面临第四次信息产业发展浪潮的冲击。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为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新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发层出不穷,其业务量和业务增长率已经超过传统语音业务,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发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前景,也推动产业链进行新一轮的结构重组和变革。随着产业链不断进行专业化分工和纵向延伸,新的参与主体纷纷加入,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联结关系也更为复杂。本文讨论移动数据业务时代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格局下的各参与主体构成和结构特征,运用e3-value方法构建移动数据业务情境下产业链的概念模型以便对各环节参与主体的价值创造、交换和转移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结构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本文将产业链分为竞争型、合作型两种类型,并运用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产业链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行为,通过Shapley值法分配合作组织内各参与主体的收益,最后讨论不同类型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各参与主体的收益情况。
  本文研究发现,在产业链不同环节适度引入竞争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收益,但也会引致产业链中收益分配的不平衡,使产业链所创造的收益集中到垄断环节中。相较于在产业链中引入竞争,合作组织的构建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其可以在提高产业链收益的同时实现收益的均衡分配,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同时,在合作型产业链中,产业链整体收益随合作范围的扩大而逐步提高,全体合作型产业链能够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但部分合作型产业链能够实现各参与主体收益的帕累托最优,是产业链最终的稳定性均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