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花白澳山龙眼组织培养研究
【6h】

多花白澳山龙眼组织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山龙眼科植物的观赏与应用价值

1.2山龙眼科植物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概述

1.3.1外植体的选择与预处理

1.3.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3.3植物激素

1.3.4添加物

1.3.5褐变现象

1.3.6练苗移栽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目的

2.2研究的意义

2.2.1经济效益

2.2.2社会效益

2.2.3生态效益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3.2技术路线

3.3试验方案

3.3.1无菌发芽

3.3.2组织培养

3.3.3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4结果与分析

4.1种子无菌发芽

4.1.1种子发芽

4.1.2种子消毒、灭菌处理方法试验

4.1.3小结

4.2组织培养

4.2.1基本培养基的确定

4.2.2激素种类的选择以及浓度范围的确定

4.2.3增殖培养和幼芽伸长生长正交试验

4.2.5pH值对继代培养的影响

4.2.6糖种类及浓度对继代培养的影响

4.2.7继代间隔周期对继代培养的影响

4.2.8抑制玻璃化及褐化的初步研究

4.2.9壮苗培养

4.2.10根的诱导培养

4.2.11练苗移栽

4.2.12小结

4.3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4.3.1种子预处理

4.3.2栽培条件

4.3.3生长规律

4.3.4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无菌发芽

5.2组织培养

5.3栽培技术

5.4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多花白澳山龙眼(Leucadendron floridum R.Br.)是山龙眼科(Proteaceae)银叶树属(Leucadendron)的一种常绿灌木,是一类较新的切花及园林观赏植物资源,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及澳大利亚南部,西南林学院在948项目的资助下引进了本种的种子。本文对多花白澳山龙眼组织培养中的无菌发芽、增殖培养、幼芽伸长生长、根诱导、栽培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在试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的具体结果如下: 1 无菌发芽 多花白澳山龙眼种子无菌发芽试验中,其最高的发芽率仅为56%,比国外相同试验条件下所得的数据低,仍需改进方法。种子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发芽率比在液体培养基上(纸桥为载体)高6%,液体培养基在发芽时间上较固体培养基短,变温培养可以较好的提高种子发芽率。采用A+B+C(加0.5%吐温-80)组合,即75%的酒精处理1分钟、3%的次氯酸钠处理15分钟、0.1%升汞(加0.5%吐温-80)处理12分钟,可以较好的降低污染率。 2 组织培养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 (1)1/2MS为比较适合多花白澳山龙眼继代培养的基本培养基。(2)6-BA和NAA为比较适合多花白澳山龙眼增殖培养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3)在进行丛芽增殖培养正交试验后得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向其中添加6-BA1.0 mg/L、NAA0.01 mg/L、B9 15 mg/L、蔗糖20g/L有利于丛芽增殖。向其中添加6-BA1.5 mg/L、NAA0.01mg/L、B9 5mg/L、蔗糖20g/L 则有利于芽苗的伸长生长。(4)愈伤组织增殖培养试验较合适的配方为1/2MS+NAA2.0mg/L+6-BA 0.1me/L+蔗糖20g/L。(5)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较好的培养基为1/2MS+6-BA1.5 mg/L+NAA0.05 mg/L+蔗糖20g/L。(6)pH值为5.8时是最适合多花白澳山龙眼组织培养的pH值。(7)20g/L的蔗糖更加适合多花白澳山龙眼的继代培养。(8)40天应为多花白澳山龙眼比较合适的继代培养周期。(9)添加5mg/L的抗坏血酸可以起到抑制多花白澳山龙眼无菌苗褐化的作用,通过添加适当浓度(0.3%)的活性碳、适当提高琼脂的浓度(7g/L)可以起到缓解玻璃化的作用。(10)以1/2MS+6-BA0.05mg/L+NAA0.2mg/L+土豆汁40%+蔗糖30g/L的培养基可作为较理想的壮苗培养基。(11)以1/2(MS改),不添加任何激素,添加30g/L,的蔗糖的培养基可作为理想的生根培养基。 3 栽培技术 在进行多花白澳山龙眼的栽培技术研究过程中发现,以较高浓度的赤霉素(GA3)浸泡24h的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多花白澳山龙眼种子发芽率,但仍旧偏低,需进一步改进方法。在基质(腐殖土:珍珠岩:沙=2:1:1)上栽培,多花白澳山龙眼的长势较好。根据为期一年的观测,多花白澳山龙眼在昆明一年中有两个明显的生长高峰期,分别为2-3月和6-9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