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麻竹稳态营养与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
【6h】

麻竹稳态营养与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麻竹生物学特性

1.2.1 形态特征

1.2.2 麻竹的生态适应性

1.3 研究概况

1.3.1 植物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1.3.2 竹林施肥研究现状

1.3.3 麻竹施肥研究现状

1.4 试验地区自然概况

2 麻竹稳态营养指数施肥试验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竹林概况

2.1.2 施肥方法

2.1.3 试验设计

2.1.4 调查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麻竹笋芽氮含量的测定

2.2.2 处理前麻竹无性系种群生长情况

2.2.3 不同施肥方式对麻竹出笋情况的影响

2.2.4 不同施肥方式对麻竹新竹胸径和高度的影响

2.3 小结

3 麻竹高效施肥方法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竹林概况

3.1.2 研究方法

3.1.3 调查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处理前麻竹无性系种群生长情况

3.2.2 不同处理对麻竹出笋情况的影响

3.2.3 不同施肥方法对麻竹新竹胸径和高度的影响

3.3 小结

4 麻竹竹腔注射施肥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施肥方法

4.1.3 试验设计与施肥处理

4.1.4 施肥时间施肥量的确定

4.1.5 调查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处理前麻竹无性系种群生长情况

4.2.2 不同处理对麻竹出笋情况的影响

4.2.3 不同处理对麻竹新竹胸径高度的影响

4.3 小结

5 经济效益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附录2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参加学术交流

展开▼

摘要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具有生长快、笋期长、产量高的特点,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本研究旨在将近年来新的施肥方式和方法应用于麻竹林的丰产培育中,初步探索麻竹高效施肥技术,为更经济环保高效地培育麻竹林提供支持。本论文通过麻竹稳态营养指数施肥试验、麻竹高效施肥方法研究和麻竹竹腔注射施肥研究三个试验,以出笋数、退笋数、退笋率、新竹发笋日期、新竹平均胸径、平均高度、等不同指标探讨了不同的施肥方式、方法对麻竹生长的影响,以期总结出一套麻竹高效施肥技术。
   1.用伐桩施肥方法进行的麻竹稳态营养与指数施肥试验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平均施肥、直线施肥、指数施肥出笋日期均比对照提前,其中平均施肥出笋时间最早,比对照提前出笋8天左右,三种施肥处理均比对照出笋数多,其中指数施肥和直线施肥与对照的出笋数差异显著,平均退笋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指数施肥(47%)<直线施肥(52%)<平均施肥(56%)<对照(61%),说明平均施肥、直线施肥、指数施肥三种施肥方式均能促进麻竹发笋、抑制退笋。其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
   (2)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处理的麻竹新竹胸径与对照相比差异皆显著,其中指数施肥、直线施肥的效果最明显,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比对照新竹平均胸径大1.49cm、1.29cm、0.69cm。三种施肥方式对麻竹胸径影响的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
   (3)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处理的麻竹新竹高度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而且指数施肥的新竹平均高与平均施肥相比差异也显著,指数施肥的麻竹新竹平均高度分别比直线施肥、平均施肥和对照高0.31、0.56、0.86m。三种施肥方式对麻竹高度影响的效果由高到低同样为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
   2.注射施肥、伐桩施肥和传统穴施的横向比较试验得出以下结果:
   (1)注射施肥、伐桩施肥、传统穴施出笋日期均比对照提前,其中注射施肥出笋时间最早,比对照提前出笋7天左右,三种施肥处理除传统穴施外均比对照出笋数多,其中注射施肥与对照的出笋数差异显著,平均退笋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注射施肥(44%)<伐桩施肥(52%)<传统穴施(57%)<对照(61%),三种施肥方法对麻竹出笋成竹影响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注射施肥>伐桩施肥>传统穴施。
   (2)注射施肥处理的麻竹新竹胸径与对照、传统穴施、伐桩相比差异皆显著,注射施肥比伐桩施肥、传统穴施、对照的新竹平均胸径大0.56cm、0.81cm、1.05cm。三种施肥方法对麻竹胸径的影响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注射施肥>伐桩施肥>传统穴施。
   (3)注射施肥、伐桩施肥处理的麻竹新竹高度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注射施肥的麻竹新竹平均高度分别比传统穴施和对照高0.76、0.83m,伐桩施肥的麻竹新竹平均高度比对照、传统穴施高0.39m、0.46m。三种施肥方法对麻竹高度的影响效果由高到低也为:注射施肥>伐桩施肥>传统穴施。
   3.通过多种肥料不同浓度不同施肥方式进行的注射施肥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1)最早出笋是平均施入尿素的竹丛,对出笋数影响最最优的组合是使用6%的尿素溶液进行指数施肥,对出笋数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A(肥料)>B(施肥方式)>C(浓度),各因素内各水平对出笋数的影响强弱顺序是:A2((NH2)2CO)>A3(KH2PO4)>A1(KCL),B2(指数施肥)>B1(直线施肥)>B3(平均施肥),C3(6%)>C2(4%)>C1(2%)。
   (2)各因素水平对麻竹退笋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3)对一年生新竹胸径和高度影响最优的组合也是使用6%的尿素溶液进行指数施肥,其平均胸径和高度分别达到了11.7817cm和13.0833m,而对胸径和高度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A(肥料)>C(浓度)>B(施肥方式),各因素内各水平对出笋数的影响强弱顺序是:A2((NH2)2CO)>A3(KH2PO4)>A1(KCL),B2(指数施肥)>B1(直线施肥)>B3(平均施肥),C3(6%)>C2(4%)>C1(2%),所以认为对麻竹生长影响最优的组合是使用6%的尿素溶液进行指数施肥。
   4.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得出:指数施肥鲜笋产量比不施肥每h㎡可多获利2460元左右,在使用等量的肥料下,指数施肥能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施用同样少量肥料的情况下,注射施肥处理麻竹经济收入最高达到6380元;使用6%的尿素溶液进行指数施肥可使鲜笋产量达到9260 kg/11㎡,进而经济收入达到9260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