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住房制度改革与保障问题研究
【6h】

住房制度改革与保障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一) 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二) 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 住房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二、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是虚高的,尤其表现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

(二) 房价虚高的原因

(三) 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措施

(四) 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三、住房保障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应发挥的职能)

(一) 政府责任的内涵

(二)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政府职能存在缺失的现象

(三) 现阶段我国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行为选择

四、西方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情况及其启示

(一) 西方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情况

(二) 住房保障中政府职能的国际借鉴

(三) 西方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

五、住房保障市场化探讨

(一) 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二) 努力构建合理的住房保障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住房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居住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住房也是实现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在城镇范围内实行的是实物福利性质的住房分配模式。这种以计划手段的分配方式,不仅造成了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也因扭曲了住房供求机制而造成了尖锐的供求矛盾。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人均居住面积为4.5平方米,到了1978年反而降为3.6平方米。198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27%的城市居民必须与其他人公用住所,7.4%的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37%的城市居民必须与他人公用厨房,76%的居民家里没有独立的卫生间。面对重重困难,以邓小平1978年、1980年关于住宅问题的谈话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改革总体设想为住房制度改革开始的标志,我国政府启动了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决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住房制度改革实施10年以来,住房市场取得了飞速发展,成绩显著。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等相应住房保障制度的相继建立,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初步确立。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矛盾在逐渐体现,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困难、房价涨幅过大、住房的市场化加剧了住房乃至收入的不平等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强化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责任,加强系统的理论研究,努力探索住房市场化保障基本途径,促进住房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鉴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承担的住房保障责任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住房市场化保障的基本途径。相对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地分析住房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住房保障上应履行的责任,特别是应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政府住房保障的职能。在基础理论上有所突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