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结构调整与现代城市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6h】

产业结构调整与现代城市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部分

1.2.2 国内研究部分

1.3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或贡献

第2章.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关联与互动

2.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1.1 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2.1.2 产业结构理论

2.2 城市发展的概念及理论

2.2.1 城市发展的概念

2.2.2 城市发展模式

2.2.3 城市发展阶段

2.3 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相互影响

2.3.1 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关联途径

2.3.2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理

2.3.3 城市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第3章.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关联: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3.1 全国城市化历史趋势分析(1952年-2010年)

3.2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水平

3.2.1 山东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变动与城市化水平关系

3.2.2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关系

3.3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联性——实证分析

3.3.1 单位根检验

3.3.2 协整检验

3.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3.4 脉冲响应函数

3.3.5 本章小结

第4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城市协调发展

4.1 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1.1 城市发展长期滞后于工业化

4.1.2 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4.1.3 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不足

4.1.4 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4.2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城市协调发展

4.2.1 促进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

4.2.2 促进第一产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4.2.3 促进城市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

4.2.4 促进城市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市化水平首次突破50%,达到51.27%,城市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得益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15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城市产业对新增城市人口的吸纳。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国内城乡人口格局的变化,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尽管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1.27%,但是我国城市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城市发展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基础性社会服务价格过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不足等。而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可以进一步带动城市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通过产生集聚效应推动城市群体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收入、分配、辐射作用不断对城市发展发挥作用,工业化向高精深加工化、知识技术集约化发展,第三产业逐步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分离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服务行业,生产要素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功能逐渐提升,就业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城市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借助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分析了通过三次产业中的劳动力转移进而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间接途径和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直接互动关联的直接途径两种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关联的途径以及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然后以山东省为例,在对山东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变动与城市化水平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山东省1978年-2010年时间序列为样本,运用单位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后,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本文的最后,提出了促进城市发展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