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莱芜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问题研究
【6h】

莱芜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莱芜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

2.1 理论基础

2.1.1 社会事业的概念

2.1.2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实质

2.2 现实背景

2.2.1 莱芜市基本概况

2.2.2 莱芜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优势

第三章 莱芜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3.1 取得的成就

3.1.1 城乡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3.1.2 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势头强劲

3.1.3 城乡文化服务体系初显成效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3.2.2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失衡

3.2.3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有待提高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认识不够到位,思想还需解放

3.3.2 制度不够完善,规划设计滞后

3.3.3 二元机制制约,资源配置不均

3.3.4 投入渠道单一,财政政策乏力

第四章 莱芜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实证举例——统筹公交发展

4.1 城乡公交一体化背景

4.2 城乡公交一体化措施

4.2.1 进一步提高公交车辆档次

4.2.2 严抓公交司机服务质量

4.2.3 进一步优化各线路站点

4.2.4 严格控制公交票价

4.3 城乡公交一体化满意度情况调查

4.3.1 调查的基本情况和调查对象的主要特点

4.3.2 群众满意度总体评价

4.3.3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4.3.4 对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五章 莱芜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5.1 各级政府部门要提高抓好城乡社会事业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

5.2 发展城乡社会事业要进一步做好科学规划

5.2.1 着力解决教育规划问题

5.2.2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卫生服务大格局

5.3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

5.3.1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5.3.2 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力求多元化

5.3.3 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机制

5.4 重视和解决好社会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问题

5.4.1 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4.2 建立基层卫生人才保障机制

5.4.3 组建“百花齐放”的文化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符合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城乡一体化也不例外,它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城乡之间由相互对立走向相互融合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也就是现在经常说的城乡一体化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一体化问题倍受关注并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目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抉择。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国各地(市、区)立足各自实际情况,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找符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莱芜市作为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下辖区、乡镇较少,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初步形成了城乡体制基本接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由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涉及到经济、政治、民主、法制、道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等方方面面,层面非常广阔,本文主要就莱芜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中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相关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首先明确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接着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进行梳理,从中找出可以借鉴之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最后着重分析莱芜市近年来在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思路,并就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状况作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一是深入各公交站点对当前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满意度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了公交基础设施薄弱、线路设计便捷性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二是在对策思路中特别指出要做好规划体系建设,规划制定要按照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并结合城乡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布局等相关因素,各规划之间要形成体系,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并且要严格贯彻执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