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6h】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例

参考文献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 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武汉同济医院分别接受动力髋(A组)、解剖钢板(B组)、PFN(C组)、动力髁(D组)内固定治疗的四组共88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中X线暴露次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有差异性差异(P<0.01) 结果:动力髋,解剖钢板,PFN在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功能评分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解剖钢板对于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好的选择。 结论:动力髋,解剖钢板,PFN在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功能评分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DHS和解剖钢板对于大部分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只要手术要点掌握好,术前精心计划,是可以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的。DCS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更多的并发症,现在已经倾向于弃用。髓内系统如PFN等,理论上具有生物力学优势,但手术技术要求更高,迄今并没有严谨的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支持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解剖钢板对于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但尚需要更显著的统计学资料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