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刑事立体防治——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
【6h】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刑事立体防治——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大数据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立体防治的分析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现状及其分类剖析

(一)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概念解读及其概念界定

(二)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

(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分类

二、大数据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规制的作用

(一)大数据的概念

(二)现阶段无法有效规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原因

(三)大数据分析对规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作用

三、刑事立体防治的剖析

(一)刑事立体防治的概念

(二)刑事立体防治的功能与特点

第二章 大数据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立法困境与防治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立法规制困境

(一)定罪与量刑的内容不明确

(二)数据立法缺失

(三)帮助取款人罪名认定标准不确定

(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缺失

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法规制的完善

(一)在刑法中增设网络诈骗罪以及定罪量刑标准

(二)建立和完善数据立法

(三)在刑法中载明帮助取款人的刑事责任认定标准

(四)完善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司法困境与防治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司法规制与实践的困境

(一)实务界和理论界对盗窃与诈骗的认定有分歧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刑事侦查困境

(三)因地域管辖产生立案推诿的问题

(四)证据收集较为困难

二、司法规制与实践的治理措施完善

(一)统一电信网络诈骗认定问题

(二)利用大数据完善刑事侦查措施

(三)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问题

(四)完善取证规则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社会防治困境与完善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社会防治困境

(一)被害人得不到权利救济

(二)网络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二、社会防治层面的完善措施

(一)通过完善银行延期支付和紧急止付制度实现权利救济

(二)建立电信拦截系统

(三)通过协同作战机制进行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