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布交互仿真中数据通信的研究与实现
【6h】

分布交互仿真中数据通信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题目来源及课题意义

1.2分布交互仿真概述

1.3实时数据通信的概况

1.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论文基本结构

第二章实时数据通信协议的分析

2.1 TCP协议的性能分析

2.2 UDP协议的性能分析

2.3 RTP协议的性能分析

第三章网络通信及WinSock工作机制

3.1网络通信

3.2 Winsock简介

3.3流式套接字调用过程

3.4 Winsock在VC++中的利用

第四章Windows多线程编程技术

4.1概述

4.2基于MFC的多线程编程

4.3线程同步

4.4线程通信

第五章实时数据通信的算法分析

5.1 DR技术

5.2实时数据发送队列的建立

5.3实时数据的接收机制

第六章面向对象的实时数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6.1实时数据通信的流程设计

6.2面向对象的建模设计

6.3实时数据通信的程序实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分布交互仿真(DIS)是当前仿真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深远的工程应用价值,尤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价值,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其中关键因素——网络传输部分的解决,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和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开发DIS的标准和步骤,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正成为分布交互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实时数据的通信一直成为网络化的瓶颈技术,这也是造成我国DIS技术与国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差距之一。 本论文针对课题项目的具体要求,主要对其网络通信部分作了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 (1)根据系统数据通信稳定、可靠的需要,深入研究了应用层实时传输协议RTP及传输层协议TCP和UDP,联系通信机制分析了RTP协议的不足之处,选择较合适的网络通信协议TCP。 (2)根据课题实际需要,深入研究通信机制流式套接字的工作原理。 (3)根据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从数据的产生到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存储等过程分别采用DR算法、队列式分支限界算法及多线程多任务机制等通信调度算法和实现机制,并进行了通信最优化对比分析,选择适合功能需求的解决方法。 (4)采用OOA、OOD技术,在基于Windows平台的PC机上,运用VC++6.0的可视化编程平台,重点开发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网络传输部分,实现了总控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的功能。 通过在不同主频的CPU及不同Windows平台的PC机上运行结果表明:网络传输运行稳定,结果正确,基本达到了DIS的实时性要求。本课题在实时数据通信方面的研究,对其它基于Internet的网络应用,如网络多媒体通信、远程教学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