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鲁木齐城市宜居性评价与研究
【6h】

乌鲁木齐城市宜居性评价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2.宜居城市内涵与理论基础及对指标体系的相关分析

3.乌鲁木齐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

4.乌鲁木齐城市宜居性定量分析评价模型

5.乌鲁木齐城市宜居性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宜居”乌鲁木齐发展的对策

7.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建设宜居城市的理论体现了一种新的城市观,是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建设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城镇建设的高潮,必然会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因而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用宜居城市理念主导城市化是一种科学的城市发展思路。目前宜居城市研究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文章阐述了有关宜居城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介绍了宜居城市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宜居城市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以乌鲁木齐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宜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提出的指标体系中的六大判别标准为指导,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城市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结合乌鲁木齐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文章收集整理了乌鲁木齐市1999年~2007年共九年的相关数据,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以人为本、生态性等8项原则构建了乌鲁木齐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宜居性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宜居环境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发展缺乏协调性,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子系统的上升趋势不明显,宜居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其主要原因是:乌鲁木齐市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城市及其周围的生态系统脆弱,抗干扰能力差。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乌市四季地面都有逆温层出现,尤其冬季较为严重,且冬季多雾天、湿度大,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不利;其次,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散烧加剧了二氧化硫的排放,极易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文章针对乌鲁木齐市宜居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优化措施。
   此项研究旨在为实现乌鲁木齐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宜居城市”,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并期待为乌鲁木齐城市的发展和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尽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