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信用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6h】

马克思信用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2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信用的产生

2.2 信用的内涵

2.3 信用的特征

2.4 信用的形式

2.5 信用的双重作用

3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缺失的表现

3.3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缺失的原因

4 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4.1 树立良好的信用理念

4.2 加强社会主义信用道德建设

4.3 完善信用制度的建设

4.4 加快推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进程

4.5 加强信用的监督管理

结 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 记

展开▼

摘要

信用是人与人之间最普遍、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也是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道德伦理和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并以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市场贸易等经济活动作为存在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是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关系既反映了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共同社会生活中应该普遍遵守的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要建立一个健全而稳定的市场机制,信用是其生命,没有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必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而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积极探索并加快形成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以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国内外大量的文献,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进而挖掘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信用理论的研究状况,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马克思信用理论的主要内容”。从信用的产生、信用的内涵、信用的特征、信用的形式、信用的双重作用等内容对马克思信用理论作了详细阐述。第三部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分析”。通过回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而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信用缺失的原因做了详细分析。第四部分“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马克思信用理论为指导,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