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社区发作血流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
【6h】

中国社区发作血流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

引言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相关试剂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收集与保存

2.2 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

2.3 双纸片扩散法确认ESBLs表型

2.4 ESBLs基因型研究

2.5 常用抗菌药物的MICs测定

2.6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与整理

2.7 统计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菌株收集

3.2 ESBLs的流行情况

3.3 ESBLs基因型分布

3.4 产ESBLs菌株对16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3.5 临床病例特征

3.6 危险因素分析

3.7 起始抗菌治疗合理性分析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近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1actamases,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社区发作血流感染逐年增多。不恰当的起始治疗常导致治疗失败、病死率升高以及住院费用增高。而中国目前尚缺乏关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社区发作血流感染的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该研究旨在明确中国社区发作血流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基因型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09-2014.11期间全国七个地区22个省市28家医院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社区发作血流感染病例(研究注册号:NCT01961206),对所分离的菌株采用双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明确ESBLs基因型,微量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及Etest法测定常用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concentrations,MICs)。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产ESBLs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到来自全国22个省市28家医院社区发作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病例1023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919例,分离到大肠埃希菌640株,肺炎克雷伯菌279株。我国社区发作血流感染ESBLs检出率为43.6%(401/919),其中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55.5%(355/640),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为16.5%(46/279)。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OR:2.046,95%CI:1.218-3.437,P=0.007),手术史(OR:1.833,95%CI:1.033-3.250,P=0.038)以及近3个月内使用过头孢菌素类抗生素(OR:3.440,95%CI:1.680-7.043,P=0.001)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社区发作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心力衰竭(OR:8.914,95%CI:1.547-51.369,P=0.014)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社区发作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产ESBLs菌株中CTX-M型ESBL占98.8%(396/401),共有17个基因型,以CTX-M-14为主(170/401,42.4%),其次为CTX-M-15(106/401,26.4%)、CTX-M-55(72/401,18.0%)。药敏结果显示,除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拉氧头孢、阿米卡星及磷霉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90%)。根据药敏结果,共49.9%(200/401)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起始治疗是不合理的。
  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社区发作血流感染在我国流行严重,近一半患者接受了不恰当的起始治疗。因此我国临床医生面对社区发作血流感染的患者,应该改变起始经验用药的策略,充分评估产ESBLs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