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危机成因及其对当前中国的启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角
【6h】

金融危机成因及其对当前中国的启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本文创新之处

2.金融危机成因研究现状

2.1 监管缺失

2.2 过度消费和收入差距过大

2.3 政府政策失误

2.4 滥用衍生工具

2.5 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源

3.马克思危机理论对经济危机的剖析

3.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产生

3.2 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3.3 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

3.4 信用制度对危机的催化和加剧

3.5 经济危机的作用

4.金融危机成因分析及美国经济前景分析

4.1 危机的引爆

4.1.1 美国家庭债务负担的变化

4.1.2 美国各收入阶层的债务分布

4.1.3 房屋价格和利率对家庭债务的影响

4.1.4 危机触发成因小结

4.2 美国收入分配和债务水平的演变

4.2.1 美国的收入差距

4.2.2 美国各部门的债务负担

4.3 金融危机成因总结

4.4 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分析

4.4.1 收入分配视角

4.4.2 债务存量视角

4.4.3 利率正常化的可行性

5.金融危机给当前中国的启示

5.1 中国的收入分配现状

5.1.1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5.1.2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发展趋势

5.1.3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

5.2 国内债务现状

5.2.1 国内总债率变化趋势

5.2.2 国内各部门的债务现状

5.3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风险启示及政策建议

5.3.1 对中国的风险启示

5.3.2 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5.3.3 化解企业部门债务风险的建议

6.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2007年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的金融系统,将美国拉入了高失业和经济衰退的泥潭,还通过全球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进一步向外扩散,引发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大量的刺激措施以稳定市场,从而造成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债务率水平持续走高。中国政府为应对危机而推出的“4万亿”政策,在进一步推高了国内债务率的同时,也加重了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美国国内收入分配差距和美国各部门债务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引用前人实证研究成果,对金融危机的根源成因和触发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美国经济的前景走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并结合中国当下的经济现状和“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目标,对如何化解国内企业债务风险及如何实现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增长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起到鉴往而知来的效果。具体而言,本文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研究金融危机爆发成因的各类资料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其次,本文广泛搜集了数十年来美国国内收入分配、各部门债务水平、各收入阶层债务分布、长期国债利率、房屋抵押融资利率及分期消费贷款利率等方面的数据,对美国的收入差距、债务率、家庭债务负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再次,本文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用前人的实证研究成果,对美国经济增长为何会依赖于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及低利率和房屋泡沫是如何导致美国家庭债务失控以至于最终引发了危机进行论证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引爆条件进行了总结。最后,本文在成因总结的基础上,对当前美国经济的前景及可持续性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并以金融危机为鉴,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潜在债务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应对债务风险、促进经济转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引发成因逻辑如下:收入分配不均——有效需求疲弱——发展债务经济(或泡沫经济)——债务持续累积——收入现金流无法继续支撑债务——发生债务违约(从最脆弱的开始)——泡沫破灭——危机全面爆发。在进一步研究危机后美国的债务存量和收入分配情况后本文指出,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仍旧依赖于债务规模驱动,因此从长期来看,其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且受限于其较高的债务存量和增长方式,美联储货币政策也难以恢复正常化。在应对国内经济问题方面,本文建议中国政府从初次分配、社会保障及税收制度三个方面入手,着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以促进经济转型。此外,本文还建议政府尽快完善企业破产相关法律措施,并积极进行引导和干预,以有效预防和化解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