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探讨
【6h】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和特点

2.1 固定价格发行定价机制

2.2 拍卖发行定价机制

2.3 累计投标询价机制

第三章 影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因素

3.1 影响A股IPO需求的发行者动机

3.2 影响A股IPO供给的投资者目的

3.3 影响A股IPO估值的承销商的偏好

3.4 影响A股IPO定价机制的政府监管

第四章 国内外IPO定价机制比较分析

4.1 世界范围内使用率较高的IPO定价机制基础理论

4.2 我国现行IPO定价机制及其主要问题

第五章 我国IPO定价机制效率分析

5.1 IPO定价机制中的效率

5.2 IPO定价机制效率以及参照标准

5.3 中国IPO定价机制效率情况

5.4 不同因素影响下我国IPO定价机制效率差异性分析

5.4 分析结果

5.5 国外IPO定价机制

第六章 完善我股IPO定价机制的主要对策

6.1 约束承销商的承销行为

6.2 调整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价格差别

6.3 扶持机构投资人捍卫中小投资人权益

6.4 证券监管者的激励相容

6.5 严格监管、严厉处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较之于已经成熟的国外股市,由于现今依然处于新兴及过渡阶段,所以我国股市的IPO定价机制广泛而持续地受到关注。为了充分认识中国IPO市场纷繁复杂的乱象,改善股票市场运作模式,以便使资源效率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对IPO定价机制进行研究已是必然之举。所以,对中国公司IPO定价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市场制度更加完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资本市场经验的积累,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我国发展资本市场的时间比较短,从上海交易所成立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然而所经历的变革却十分繁多,比如发行制度、定价方法、信息披露方式等基本制度的变革,都是十分重大的。在诸多变革之中,改善IPO定价方法的变革是中国股市问题、变化、进步均最为明显的变革之一。2005年4月开始,中国股市陷入持续下跌窘境,最终政府出面叫停,希望通过对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来挽回局面,但是结果却乏善可陈。所以,要了解中国股市下跌情况,明确IPO制度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那么最为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从IPO制度层面去分析。
  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新股发行机制及梳理了中国新股发行制度和特点之后,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股市中的中小投资者利益易受损害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回拨机制和“绿鞋”机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第二,承销商约束能力不强,其IPO价格发现功能未完全实现;第三,投资者由于分离的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过程而易发生不诚信行为;最后,目前的市盈率定价方法也有显著的不足之处。在对不同定价方法的 IPO定价效率进行分析以验证本文观点之后,分析出了颇具意义的结论:虽然在持续发展和完善之后,我国定价机制已取得实质性的市场化进步,然而目前IPO定价机制未能做到完全具有效率。
  为解决中国IPO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应采取措施使新股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建立健全承销商约束机制,且应改进现今累计投标询价制度,以中国新股发行制度和方法的持续改善来促使中国IPO定价机制更好地发展与改善。

著录项

  • 作者

    杨永发;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新股发行; 定价机制; 股票市场; IPO制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