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IPO新股发行定价合理性研究
【6h】

我国IPO新股发行定价合理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2 新股发行定价相关理论回顾

2.1 内在价值理论

2.2 行为金融理论

2.4 多因素定价模型

2.5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3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改革历程

3.1 我国IPO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

3.2 新股定价机制的历史演变

3.3 小结

4 我国IPO新股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影响因素的选择

4.2 变量、样本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4.3 因子分析

4.4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4.5 回归结果

5 我国IPO新股发行定价合理性的实证研究

5.1 IPO新股发行定价合理性的内涵

5.2 关于我国IPO新股发行是否存在定价过低问题的理论分析

5.3 我国IPO新股发行首日高抑价原因的实证分析

5.4 我国IPO新股股价后期表现分析

6 提高我国IPO新股发行定价合理性的对策与建议

6.1 有效规范证券市场与企业相关制度完善

6.2 着力改进现行累计投标询价制使其更加完善

6.3 健全发行公司信息披露机制

6.4 大力发展和规范机构投资者,积极培育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行为理念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2009年以来,在A股创业板顺利实现股票上市的企业越来越越多,据统计数量已经达到600多家。我们必须要承认,创业板开板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方便小型企业与投资方建立沟通和联系,最终达成合作,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另外,创业板正式开板以来,给众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多便利,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能够针对中小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然而,我们必须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除了要看到其带来的好处之外,还应该要意识到,A股市场引致的相关问题也随之不断呈现。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发行,实际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面向广大社会公众进行招股,指的是一种股票发行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新股发行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发凸显。企业借助股票发行的手段,不仅可以成功募集一定资金,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而且还可以实现对其资本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保障。因此,经济发展、资本市场以及新股发行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三者能够彼此促进。如果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将价格定得过高,高于投资方预期,在发行中就很难吸引投资方,导致资金筹集数量相对较少。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若发行人以及承销商为确保首次股票发行不会失败,刻意将发行价格调低,达不到企业股票实际价值,此时一级市场发行价格比相应的交易价格要低,能够顺利吸引投资方进行投资,二级市场资金逐步进入一级市场,通过这种操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股票发行失败,然而却阻碍了证券市场发挥其资金配置功能。所以,新股发行在实际定价过程中应如何取舍始终是业界讨论焦点。
  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七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现实意义,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评析;第二部分:新股发行定价相关理论回顾,主要包含IPO估值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第三部分: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改革历程,介绍了历次发行定价制度改革及其效果。阐述了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围绕着市场化这一改革大方向做出的不断努力;第四部分:我国IPO新股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近年来的发行数据为样本,分析了IPO新股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我国IPO发行市场定价合理性分析。通过上一章的分析,结合回归分析等工具,探讨IPO新股市场定价合理性程度;第六部分:提高我国IPO新股发行定价合理性的对策与建议;第七部分:结论和展望。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并对本课题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